如今最年轻的80后恐怕也是为人父母了,90后最早的也早已经成为爸爸妈妈。
80,90后标榜的是个性和率真,敢于争先,标榜独立和个性,在很多年轻的家长们眼中,在家庭教育中,你是“赢得”孩子还是“赢了”孩子,直接决定着孩子的成长轨迹。
上星期朋友家的上三年级的皮皮在学校发生一件事。
皮皮回家就大声的抱怨:哼,老师就会在全班面前吼叫我,一点都步尊重我!
朋友大李一听到皮皮的抱怨,立马来气了:阿哈,你做了什么让老师在全班朝你吼叫,我觉得,你肯定没做什么好事!
皮皮很委屈的说:我什么都没做!
不可能,大李立即吼起来。
皮皮满脸不高兴坐在沙发上,很生气的看着大李。
大李继续:那好,你怎么做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气里全是指责和愤怒。
皮皮很不耐烦:哼,我不想做什么,也不想解决这个问题!
就在剑拔弩张的时候,皮皮的妈妈小王赶紧说话了。
小王赶紧走到皮皮的身边,抓着皮皮的手,说:我敢肯定,老师那样做,肯定让你很丢脸,没有面子!
(第一步,对孩子表达了理解)
皮皮很是理解的抬起头来,很委屈的看着自己的妈妈。
小王又说:我记得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也当着全班批评我,让我觉得很没有面子,也很生气,就像你现在这样。
(第二步,表达同情)
“真的啊,妈妈”,此时皮皮对妈妈的言语表达出极大的兴趣。
“我就是向我同学借了下橡皮,老师就批评我,我觉得这对我很不公平”。
“这样啊,怪不得你这样生气,可是,这件事以后,你会怎样做避免老师的批评哪?“
(第三步,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我觉得,以后我可以准备两块橡皮,或者我可以在上课前检查一下文具”皮皮说。
“你能这样想,我很高兴,你说的是个不错的主意”,小王笑着说到。
在这件事里,很多家长可能就是想“赢了”孩子,让孩子屈服,强迫孩子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但是,在这件事里,小王是“赢得”孩子的典型表现,很好的解决了问题。
其实,在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孩子通常是指责或者是羞辱,这样就违背了人际沟通相互尊重的原则。问孩子该怎么做要比让孩子怎么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问孩子而不是告诉孩子是“赢得”孩子的重要前提,以尊重的态度让孩子参与到解决问题中来,这样孩子就感受到自己被尊重,找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那么就愿意给你沟通,这才是真正的“赢得”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