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厦门这座小小的海滨城市又开始熙熙攘攘起来。昨天又是七夕节,似乎浪漫的节日必然要在海边度过,过节的年轻人、卖花的小贩、还有像我这样找借口出来消磨时间的人,不约而同涌向海边,让这个小岛可供游玩的并不长的海岸线拥挤不堪。
天气闷热,海风也并不凉爽。有人驻足远眺,有人悠然踱步,有人骑车慢行。沙滩上有流浪歌手一直在弹唱着我并不熟悉的曲目,三三两两的年轻人喧闹着走过。海浪声忽远忽近。文艺和浪漫氲氤在咸湿的空气中,浓得化不开。
多少人来到这里,是因为海子的那句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北漂”到“南漂”六年前,我第一次来厦门,带着海子的梦,赴一人之约。我在海边的小客栈里住了7天。每天看海回来,要路过一段狭长的小巷子。当时是淡季,只有零星的路人擦肩而过。路过小酒馆,会进去喝一杯不知名的粉红色鸡尾酒,听酒馆老板弹着吉他哼唱一段歌谣。
离开的时候,我下了决心,最后还会回到这里。
两年前,我迫不及待的结束了北漂的生活,从北京“逃离”到了厦门。厦门对于我来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是一个可以隔绝一切烦恼的地方,是我心中的“白月光”。
而当我真真实实的住在这里,成为这里的“本地人”之后,“白月光”不可免俗的成为了一粒“饭粘子”。而我曾急于逃离的北京,在岁月和距离的滤镜下,由一抹“蚊子血”长成了一颗“朱砂痣”。
也许生活本来就是这样,能够帮你卸下一切“光环”和“美颜滤镜”,把一切“朦胧派”都变成“超写实主义”放在你面前。
不论是北京还是厦门,不存在一个可以安枕无忧的“世外桃源”,再出尘脱俗的生活也总要落实到柴米油盐上。
也许区别只是在于,当我想要暂时的抽离眼前的生活,我即刻就能动身,在半个之内来到海边,听一听涛声,暂时抛却一切烦恼。
北京和厦门,当我选择一个,而排斥另一个的时候,那么这两个都不会是我的“心之所往”。当我发自内心的热爱它们时,我却同时拥有了两段最美好的时光。
北京从“北漂”到“南漂”
我在这里欢笑 我在这里哭泣
我在这里活着 也在这儿死去
我在这里祈祷,我在这里迷惘
我在这里寻找也在这失去
当听到那个摇滚歌手用嘶哑的声音唱着《北京北京》时,我同他的情绪一起沉重起来,继而化作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恐惧。
在去北京之前,我对北京一直都是很“敬而远之”,早就听说了那里的拥挤、高压,以及永远追不上的房价。
所以,在我高考填志愿、研究生考试报名、毕业找工作时,北京是我第一个排除的城市。我甚至对有勇气到北京的人报以由衷的敬佩。
在工作的第二年,机缘巧合,我还是来到了北京。一待就是三年。当我近距离的接触了这座城市后,我发现它其实没那么“恐怖”,甚至还有点“可爱”。
我们租了一间单身公寓,平摊下来房租也没有不可接受。我们住的附近有国家话剧院,我们晚饭后散步,经常去看门口的海报,去里面询问近期的演出。
周末,我们会早起去菜市场买菜,中午做好两菜一汤,下午睡到自然醒,然后坐公车到附近的电影院看电影,或是到小公园里散步。
北京的生活有那么可怕吗?似乎也没有。北京很大,到哪里都要坐地铁,挤公交,但它几乎有一切你想去的地方。有兴致的时候,我会到民族文化宫去看免费的画展,到附近的三味书屋去看会书,路过天安门的时候,在门口驻足,静静的仰望一阵子。
北京有大人物,大梦想,也有我们这些小“文青”的小情调,北京让我想起了“月亮和六便士”这个词,在北京我可以仰望天上亮晃晃的月亮,也可以低头寻找“六个便士”。
北京繁华,但不缺少烟火气,北京的有钱人很多,但你不会因为没钱而自卑。在北京,你可以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段奋斗的励志故事。
当我离开它之后,我发现,我选择离开北京并不是因为北京哪里不够好,北京的好,够我追求一辈子。我离开北京,是因为我看到了它的好,看到了,看过了,就可以离开了。
厦门从“北漂”到“南漂”
我在一开始已经提过,我是抱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梦想来到厦门。结果来了之后,我发现我买不起海边的房子,亦没看过几次海。全然不同于当年来旅游的心境。
这就像很多北京人都没去过故宫,颐和园一样。你知道有个海在那里等着你,那你又何必急着去呢。
厦门有一点和北京很像,就是人口密集,海岛并不大,但抱着和我一样对滨海生活追求的人不断的迁入,导致这座小岛越来越拥挤。
有人说厦门很奇怪,明明也是经济特区,却靠旅游业发家。我不太懂经济,不敢妄言。但是厦门的确有很“分裂”的地方。
它的一边是风情迷人的白城沙滩,一边是隆隆作响的港运码头。在沙滩上的时候,仿佛置身马尔代夫,光着脚踩一踩沙子,捧着椰子,听流浪歌手弹吉他,看一群小青年围坐在一起尽情的谈笑,饿了就到曾厝垵吃各种精致的小吃。
另一边的工业区又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来往的油罐车,货运车,码头,轮船,仿佛置身40年代伦敦郊区。
厦门的民房很有意思,建的间距很近,似乎伸个手就能跟隔壁的借个酱油,而一楼的门面大部分都用来做生意,大致有三类,卖土产杂货的的,卖菜的,和开小吃店。从这些小巷子走过去,很有生活气息。
到厦门后,最不习惯一是饮食上,二是语言上。在北京,基本能吃到天南海北的美食,在厦门,想吃到地道的北方美食很难。语言上,有别于北方语系的直截了当,厦门人说话都比较软,仿佛身边有无数个志玲姐姐。
厦门好吗?我想它也足够好,它唯一不好的,就是没有回家的直达票。
故乡从“北漂”到“南漂”
本不想写这一段,但写到最后,“故乡”两字跳到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当我盘点我的足迹时,故乡永远是萦绕心头的一点点哀愁。
在外漂泊十几载,占当前人生二分之一的长度,我却对故乡有着挥不去的执念。以前在北京时,不管大节小节,只要有假期,我就往家里跑。假期归来,别人的相册里是异国风景,而我的永远是草原景象。
到了厦门后,没有那么多机会回家了,对家乡的感情更是由思念转为感怀。即使户口上写着我是“厦门人”,即使已经落户安家,我的心永远向着那个偏远的北方小镇眺望。
我从离开家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归家”的旅途。只是,这些年,我却离家越来越远了。
故乡对于每个人究竟是什么意义呢?与其说是对某个地方的想念,不如说是对一段时光的缅怀吧。再也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如同故乡一样承载我童年时期所有的美好。当我长大后,再无像从前那样单纯的快乐过了。
故乡给我的,是漫长人生路上难得的心无旁骛,简单放肆的快乐。而讽刺的是,这些只有当我离开故乡时才能体会到。当我拥有这份爱时,恰恰是我失去它的时候。
电影《阿飞正传》里说:这世上有一种鸟,它生来就没有脚,一生都只能在天上飞,它累了,就睡在风里,这种鸟一辈子就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对于一个漂泊的人来说,如果一直在寻找根,那他便恰恰是那只没有脚的鸟。因为“寻找”的欲望会催促他不断的启程,一路寻觅,无法停歇。当他试着停下来,随遇而安,他便长出了“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