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敌之势,不以战;损刚益柔。
对敌人造成围困的形势,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式,完全可以采用静守不战的战略,使敌方受损而己方有所增益。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法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如管仲寓军令于内政,实而备之;孙膑于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守雁门,久而不战,实而备之,战而大破匈奴。
这就是控制敌人的方法。兵法上说:“一般先到达战场等待敌人的一方轻松,后到达战场走向敌人的一方疲倦。因此,善于打仗的人,能够控制敌人而不被敌人控制。”兵书里讨论军事优劣不是要选择战场来等待敌人到来,而是要用简单来驾驭繁杂,用不变应对各种变化,用微小的变化应对大的变化,用不动来应对扰动,用细微变动来应对大动干戈,由此可以融汇贯通,周转自如。
就像管仲将军令隐藏在内政之中,时刻充实自己并做好准备。孙膑在马陵道伏击庞涓,李牧镇守雁门关,长时间不出战,同样是积蓄力量做好准备,等到真正出战时就能大破匈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