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小鱼跟着老公回了一趟婆家,来后和我们说了一下这次回婆家的简单经历。
有一个场景让我久久无言,那就是在他们跨出家门口时,她的婆婆就一直紧紧地跟着她们,叮嘱着,路上注意安全之类的,絮絮叨叨。当她们上了车,把车开出大门,她婆婆也跟在了车子后面,不断地和她们挥手告别。从后视镜可以看到她的婆婆一直跟着车子,到了村口才停了下来,后视镜中的那抹身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最后消失了。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父母的眼中,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总是用着他们的方式关心着我们的一举一动,那反反复复的叮咛,那满含情感的眼神,无不反衬出他们内心的矛盾和担忧。
每一次长假过后,网上总是有许许多多的网友晒他们的后备箱,里面的东西从吃的到用的,从地方特产到瓜果蔬菜,虽然大家的东西都不一样,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后备箱都被东西塞得满满的。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用他们所能想到的东西,为将要离家的儿女们减轻生活上的负担,那满满的后备箱不只是家里有的东西,更是父母那无私而又伟大的爱!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里那位跨过月台为将要远行的儿子买来橘子的父亲,那一个蹒跚移动的背影,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父母们为了让我们过得更好,他们哪怕再苦再累,也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
“养儿方知父母恩”也许当我们为人父母时,才能够体会到父母那种倾尽所有的付出,那种耗尽生命的伟大。
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张图片,图片中的父亲一边手拿着公文包,一只手为背着小书包走在身旁的女儿撑伞,倾盆的大雨,父亲的全身已经湿透,而旁边的女儿却没有受到风雨的侵袭,这是一位普通平凡的父亲,为自己女儿不被淋湿受冻能够早点回到家中而甘愿行走在大雨里,他可能是事业刚起步,没有能力让女儿坐进舒适,能够遮风挡雨的小车里,但他却可以用自己的身躯为女儿撑起一片无风无雨的小世界。

之前回家,听闻不久前村中的一个老人离世,然后和母亲聊起了生老病死的话题,母亲用她平凡的语言,平淡的语气说出的话“人老了,就像一盏没有油的明灯,灯光越来越弱越来越弱,最后慢慢的也就灭了,人也是这样,慢慢地也就走了。”这一句话说得平淡如水,却把我压得快要窒息,望着母亲那满头的白发,瘦弱的身影,心里的压抑越积越重,只能愿时光走慢一点,好让我能够陪伴她度过一个安详的晚年。
游子在外,最牵挂我们的人永远是家中的父母,他们担忧我们是否吃饱穿暖、担忧我们工作是否顺利、担忧我们是否受到委屈、担忧我们是否会被别人伤害……他们在我们离家外出工作时,总是面带微笑的和我们挥手告别,但转过身时却已经是泪流满面。
父母的爱总是无声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他们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毫无保留的付出,哪怕是耗尽他们余生的光阴,只希望我们能够过得好,不会让别人瞧不起,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让我们多挤出一些时间,多一些陪伴,让我们的父母能够体会到儿孙绕膝的幸福,让他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余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