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娃慢慢长大,那个满脸稚嫩可爱的抬头仰望你的场景再也看不到了。从身量来说,高你半个头,每次站着说话的时候是你仰视他,他俯视你了;从做事来说,各种嫌弃你的场景不停的出现。
街上新开了一家冒菜馆,准备去尝个鲜,菜品服务都还好,捡好菜才25,WE惊呼:“好便宜!”,新开业还一人送一份凉糕,感受相当良好。
坐着等待期间,服务姐姐过来问我们选的肉菜有啥?我以为她搞不清哪一份是我们的,给她说完菜品还补充了一句,我们选的菜有点少。结果是把我们的已经冒给别人了,要现给我们再去选。这也没啥,看到师傅去选菜我还给WE说,你去选一下,WE不愿意。想着也不多就没在意。
等到菜端上来,找不到自己选的那种毛肚,再翻一翻,肉菜好少,心里有点不愉快,服务小哥路过听到过来给解释,态度很好,但我的态度、表情不好,按WE说法就是人家那么地给你好好说,你都不看人家一眼,冷漠,你不觉得这样不好吗?他不说我还不觉得,确实是,无论他们是否有错在先,但当下态度很好的说给你你爱搭不理的,换位想,对方感受是不太好,于是给他说,你说得对,我以后注意,但肉类确实少了,按道理来说,你再拿要不是称过要没记住应该多一些才是道理。“算了,别人还免费送了一份凉糕!”,“凉糕大家都有啊!不是我们额外的。...。好吧,我不应该这么计较。”,后面我又继续吐槽冒得味道很差很差,说了几遍WE急了:“你不要在人家店里说嘛,你觉得不好不吃,我觉得还行。”我以为他真的觉得好,结果出门后他也说:“哎呀,真难吃。”
前一天去买个馒头嫌我挑,一蒸笼的馒头剩了没多少,我一眼相中了左边的,小伙子拿给我右边的有点疤就想换一个,小伙子给我解释手工馒头个头大小不一样,个别的有点没揉光滑,这时旁边的WE开始了嫌弃模式,叨叨我就一个馒头咋这么计较,感觉他看到我这样觉得很不好意思的样子,我心想换个漂亮点的人之常情顺手之举又不费事,这娃咋这么事多脸皮薄呢?
再前一天,去YH超市买水,水沉在二楼且二楼没推车,还要转一大圈再下到一楼推车而且卖水的一副爱买不买的样子,我嫌弃对方的服务细节考虑很不到位,服务态度跟伊藤比真是差一大截,很不专业,最基本的礼貌也达不到,我边走边吐槽商场,WE边吐槽我,“你不要在人家商场里说人家不好,又没有人逼着你来。”还嫌我说的声音大,没有小声点,情商低。
有天放学回来在路边卖水果摊遇到他的同学也再买,我买的时候WE骑个车左转右转的等我,等我买好骑着往前走再回头时看到他同学坐在她妈妈的车子后座上拿着英语书在背英语课文,我一下子被激灵到,赶紧叫WE:“快点看,快点看你同学。” WE第一反应是赶紧让我往前走,让我不要大声,嫌弃我声音太大,怕被人听到。
嫌弃的事例太多,极度嫌弃翻书或打开塑料袋要沾口水,冰箱里的东西该丢不丢等等。写着也是累,略略写几件,记录一下被嫌弃的日子的开始,我想这应该是才刚刚开始。
无论怎样嫌弃,某种意义来说是这娃长大了的一种迹象,是好事,但言语中如果有不尊重,那是绝未成熟的表现。
昨天问他,你这么个妈,就这样,你咋办,还能不要了,还能换个不?不能换。不能换就好好处吧,有问题可以说,但要注意语气。
我有时候能理解,如果是外人这么,他能接受,情绪态度不会这么着,自己的妈他不能接受啊,他希望自己的妈妈优秀,把我的形象荣誉跟他捆绑一起了,虽然他所认为的优秀有很强的个人主观,但也无可厚非,只是要注意方式,注意语气。
总体而言,这娃是善良体贴他人的,只是目前对我有一点苛刻,估计也是恨铁不成钢吧,和我对他的心理一样。彼此包容互相理解共同成长,育儿真是是最佳的成长催化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