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父母的格局14

父母的格局14

作者: Antonio李星辰 | 来源:发表于2022-07-18 22:45 被阅读0次

【认识社交情商】

我的收获:

1社交情商一定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社交需求,错过一些阶段很容易让孩子在社交方面带来障碍!

2益者有三友,损者有三友,让孩子分清楚该交什么样的朋友非常重要!这也是非常需要学习的!

3情绪的控制对于孩子的跟人交友非常重要,更重要的是合理地释放情绪更加重要!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自我存在感?

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樊登读书,我是黄静洁!

首先我要问大家一句话,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眼里成为哪一种人?

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长为被大家接受,受大家爱戴的人,而最不希望的是那个被集体拒绝的人,这证明他在集体里是一个“失败者”。

然而,我还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你的孩子成为那个一般般、“被忽视”的社交透明人时,他的低社会价值感可能会导致他,向内产生心理和生理疾病,向外做出极端的反社会行为。

因此,我想给家长们提供两个角度的解决方案,第一部分是父母需要做的改变,第二部分是孩子需要做的社交能力练习。

1、父母的解决方案:排除对孩子的不信任感

恐惧1:害怕交到坏朋友

家长不能因为恐惧而把孩子管束起来,让他跳过该发展的能力阶段。孩子如果缺少被跳过的这部分能力培养,就很容易变成被忽视的人(Neglected)和一般般的人(Average)。

在这里,我来教给家长们一个引导孩子判断交友的标准,我把它叫作“可以不可以”模型。“可以”代表可以交的朋友;“不可以”代表需要远离的人。

可以交的朋友:这个小伙伴会为别人鼓掌,会看到别人身上的闪光点,还乐于分享自己的好事好物;爱为集体做贡献,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如果对朋友犯了错会主动检讨,对事对人有一份积极的态度。

不可以交的朋友:这个小伙伴不愿意花时间“帮助别人”,总是提要求,自己不给与;眼里只有“我”,没有别人,看到别人进步就会不开心,说怪话;有不好的习惯,比如抽烟、逃学、无节制的网瘾等。

这是我与孩子做得模型事项,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你们的“可以不可以”交友模型。这样既可以有效引导孩子交朋友,同时也帮助你了解孩子交友的价值观。

恐惧2:害怕浪费时间

请回看我在第一集中讲到的“学习金子塔”原理,最高效的学习模式是输出所学,也就是把课堂内容和课本内容讲出来,和小伙伴一起听、讨论。家长非但不要阻碍孩子交友,相反更要为孩子创造环境,建立小伙伴学习小组,让社交和学习两不误,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成为被接受的人。

2、孩子的解决方案:练习各项社交技能

我的一位朋友来求助我,说他的孩子是个独行侠,做事喜欢独来独往。问他为何不和其他同学一起,他说自己找不到“兴趣相投”的同学,说其他同学都太“菜”了,学习不好还爱玩。这样的孩子,大部分都被归类到被拒绝的(Rejected)和有争议的人(Controversial)。要改变孩子的这种现状,我有这4大建议:

建议一,让孩子知道交友不是在比学习,而是在扩大学习的半径圈。

为了这节课,我曾采访了几位小学和初中生,让他们告诉我,什么样的孩子最受大家喜欢。我收集到了一些关键信息是这样的:

l  与同学相处很融洽,性格脾气都很好,很大度,

l  喜欢帮助有需要的同学,比如把自己的书带到学校和小伙伴一起读,把笔记借给成绩差的同学参考。

l  虽然成绩不是最好,但特别细心照顾同学,会帮助同学带绿领巾,系鞋带,像个大姐姐。

l  善于理解他人,能为同学保守小秘密。

l  很多男孩子虽然不爱学习,但很聪明,很幽默,性格开朗,是大家的开心果。

l  很多男孩子体育很好,在体育活动或者比赛中能为班级取得荣誉,是大家的“偶像”。

你看,孩子们相互吸引的理由很少受成绩影响,相反他们会聚焦在这四大能力特点上:帮助他人的能力、与别人打成一片的能力,聆听他人和理解他人的能力,以及拥有某种可以为集体做贡献的特长或能力。

这里我来讲一个自己观察到的故事。几年前,我陪大儿子参加一个美国夏令营。在入营的当天,我们遇到了一个独自从内蒙古来的男孩,由于英文不够好,他在办入学手续时遇到了一些麻烦。于是,我让大儿子去帮助他,结果他们成了好朋友。三个星期的夏令营很快结束了,当我再去接大儿子时,他自豪地告诉我,那个内蒙古男孩被大家投票选举为他们这个营区里的“最佳小伴”。当时我很惊讶,一个连英文都说不明白的孩子,靠什么赢得了大家的投票?你猜是什么?原来这个孩子特别幽默,他每天都用独创的笑话为大家制造快乐,由此获得了全营地孩子的喜爱,同时把自己的英文练得棒棒的。可见,如果一个孩子在交友的过程中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这份人生的“技能”一定会开花结果。

所以,我建议大家做有格局的父母,看明白扩大孩子的交友半径圈,就是在为孩子扩大学习的半径圈。

建议二:通过兴趣,找到趣味相投的朋友

当孩子把时间花在自己的兴趣上时,他自然会在活动里发现新朋友。比如,我的小儿子是学校乐队的小提琴首席,那么乐队里必定有几个是他的“死党”。还有他去参加辩论队,既锻炼了思维逻辑和临场表达能力,又交到了一批比他大的高中朋友,虽然这些兴趣活动占据了他的周末时间,但这个时间花得太值了。孩子的朋友不需要多,而通过相同兴趣凝聚而来的朋友,会发自内心地钦佩互相,他们想一起学习一起玩,这是一种让最让孩子舒心的交友方式。

建议三:教孩子识别情绪,就是在维护友谊

孩子交友过程中免不了会起矛盾和争执。所以,我们首先要教孩子明白一个简单的概念,那就是“别人的感受我也有”,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共情”。其次,要教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

方法一:洞察别人的表情。

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熊孩子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只关注自己,看不见别人的表情。而人的表情恰恰是传递情绪和情感的最好途径。要想让孩子学习关注他人的感受,就先从洞察别人的表情入手。因此,共情的开始就是学会看见他人的表情,感受他人的感受。你可以鼓励孩子这样做,当他和别的小伙伴玩的时候,要多关注他人的脸部表情,只要发现别人不喜欢的事,自己就要停下来。

方法二:控制自己情绪。

自我控制情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所以我们需要提供孩子一些工具或手段来帮助他们。我来介绍一套美国学校教给孩子的控制情绪的小工具,这个简单而奇妙的工具就是长在孩子手上的五根手指头!每根手指代表管理和控制情绪的一个步骤,我给这个小工具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12345”。

当孩子记住了“12345”的口诀之后,妈妈就可以和他一起做角色扮演游戏了。比如,模拟一个情绪失控的场景,妈妈提醒孩子伸出 5 个小指头,从拇指到小指一步一步地操练口诀,这就是在练习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建议四:教会孩子一套助力沟通的术语。

大部分孩子小时候不开口不入群,不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迈出说话的第一步。因此,从小教会孩子在集体中礼貌而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是成功交友的关键环节。为孩子预备一套有效沟通的句式,然后经常在家里使用,慢慢地,他就知道如何表示赞成,如何表示反对,如何提出不同的建议等等。

• 我同意你的观点,...因为我也这么想...

• 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我的理由是...

• 我提议,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你刚才说的...

• 我能再提一个建议吗?...

• 我听到了你说的,但没听懂,请在解释一遍...

• 所以,你刚才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 你讲得太精彩了,但可以讲得稍稍慢一点吗?非常谢谢。

总结复盘

友谊让孩子感到拥有朋友的快乐,也为自己赢得一位学习好伙伴。当孩子在小学阶段时,可能家长还看不出友谊对孩子人生发展的重要性;但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就会希望从家庭向外拓展,尤其希望脱离父母的管束和家庭的限制,建立自己的朋友圈。这时,有几位年龄相仿的好朋友,会有助稳定青春期孩子的波动情绪。所以,家长需要早早为孩子的交友能力做准备,把兴趣、学习和交友这三件事叠加在起来,生发出人生成长过程中意想不到的叠加效应。

为此,我给交友做了这样一个公式:

交友力=提高情商+练习融入= 做一个有存在感的人

在这节课的最后,我想为大家留一个作业。请和你的孩子聊一下各自与朋友相处的有趣事,并说说看,如果与朋友发生矛盾了该怎么办?

从小学习交友的过程,实质是在培养孩子的情商发展,因此交友的能力不能等到孩子长大了、进入社会后才考虑。少儿时期,孩子需要玩伴来练习分享和协同力;青春期,孩子需要朋友来获取存在感;成为社会新鲜人后,孩子就需要接受人际关系的考验,去面对职业、家庭和亲密关系的一个个人生挑战。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其实就是在孩子人生的前18年里,引领他们成为一个具有丰富情感、共情力强和气质温暖的人,这样他们才能用一生来收获友情、爱情和亲情。

关于培养孩子的情商、协作力和交友力,我的新书《学习的格局》还有更多详细介绍。好了,这节课我们要结束了,下节课,我将和大家聊聊财商的解决方案,探讨如何在物质至上的社会风气中,让孩子不为了钱去犯错。

相关文章

  • 父母的格局14

    【认识社交情商】 我的收获: 1社交情商一定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社交需求,错过一些阶段很容易让孩子...

  • 父母的格局

    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还要有“育”。除了物质上的满足,父母更应考虑的是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拥有大格局的父母...

  • 父母的格局

    我们究竟打算怎样度过这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贵的生命?这既是给孩子的问题,也是给父母的问题。 如果我们父母把接受良好...

  • 父母的格局

    父母的格局,思维方式对孩子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 父母做的远远胜过说的,言传不如身教。 意识到不能随随便便...

  • 父母的格局

    作者是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先生的夫人黄静洁,她与谭盾先生育有两子,18年间在中美两地养育孩子,创办《父母堂》公众大号...

  • 父母的格局

    两位妈妈带着小孩街边遇到一乞丐 一位妈妈:你不努力,以后就会像他们一样 另一位妈妈:孩子,好好努力,以后就有能力帮...

  • 父母的格局

    全民关注的国考高考这结束了,最近打开公众号朋友圈铺天盖地的都是有关高考的文章和话题,高考作文、高考状元、高考志愿还...

  • 父母的格局

    教育的差距是什么? 是格局。 一个妈妈说: “你不努力长大了就跟那个乞丐一样!” 另外一个妈妈说: “你努力,长大...

  • 父母的格局

    今天在路上听了一本书,叫《学习的格局》,连续听了两遍,然后分享给我的朋友,因为感触太深。 其中有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 父母的格局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天花板,,, ???/??? Copyright TheLayicr/lycis license...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母的格局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mtj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