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笨蛋通常不觉得自己笨?为什么一半以上的司机都觉得自己的驾驶技术在平均水平以上?为什么经常会听人说这个位置换我来做一定做的比他好?为什么我们会经常迷之自信的“高估自己”?这种无知者更自信认识不到自己无知的现象在管理学中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达克效应”。
一、什么是达克效应
达克效应定义是:能力越低的人,越容易产生对自己过高的评价,至少会把自己的能力评价在平均水平以上;而能力较高的人,则会倾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
其具体表现为:
1.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4.如果能力差的人能够经过恰当训练大幅度提高能力水平,他们最终会认知到且能承认他们之前的无能程度。
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反正我是深深中枪。就以曾经发生我身上的一件事为例吧。刚工作时喜欢打羽毛球,就经常组织系部的几个老师一起打。由于在上大学时候也经常打,因此不管是双打还是单打在和他们对练的过程中还是明显占有优势。所以自信心爆满,自以为自己还算是业余的业余中水平还不错的。但是一次凑数和学校其他老师的练习中,彻底把我打击的遍体鳞伤。前后场被人来回调动,后场高远球回的又不够远,经常就是半场就被重杀。和人搭档打双打,我就是最大的漏洞,谁和我搭谁输,根本就是没有招架之力。可以说一夜之间就使曾经建立起来的自信荡然无存。但是我想对于那些高手而言,他们也难免会有类似我这样的感慨。因为他们肯定有机会去和更高水平的人接触,对自己的水平是有准确定位的。这就是为什么高水平的人,不容易高估自己吧。
二、为什么会出现达克效应?
出现达克效应的原因之一是与每个人评价自己时与所选择的基有关。每一个人在自我评价的时候,首先调出来的是自我信息,也就是先想“自己怎么样”,然后再用自我信息作为基准去评判他人,评价“别人怎么样”,所以评判基准的不同,就容易产生出自己能力很强的错觉。
此外,出现达克效应还由于信息不对称。一个人在自己认知较低的领域里,通常不理解那些能力高的人到底厉害在哪里,不了解能力高的人就认识不到别人厉害的地方,因此就会产生彼此之间没有什么差距的错觉。
三、如何对待达克效应?
正确对待达克效应就应当正确认识自己,对未知保持敬畏,承认自己不知道。其实承认“我不知道”并不可怕,发现了自己“不知道”才能引领我们走向“知道”。了解自己,正视自己,进而才能更好的提升自己!有时只有正确检视自己,问自己是否确实“知道”,并坦然接受“不知道”,才能真正变成精通者,这并不是一种失败,而是成功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