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私的德性》:放弃“自私”就是放弃自尊

《自私的德性》:放弃“自私”就是放弃自尊

作者: 颜知微 | 来源:发表于2016-09-18 23:58 被阅读321次

标题里是写在《自私的德性》封底的唯一一句话,我也就很省力地拿来做了标题。

这本书在豆瓣购书单里静静躺了两年,没找到二手书,也没再版,直到2014年华夏出版社出版。薄薄一百六十页,从拿到手到读完,看看弃弃,又过去两年。读了这么久,也没什么特别原因,主要是比较懒。

而这本书又通篇都是理论论述,不厌其烦地重复“发现理论漏洞-质疑-提出己方观点-论证-反驳”的过程。好在安·兰德充满热忱的文字,将枯燥值降到了最低限度。且观点惊悚,结论深以为然,算是读过的所有学术书籍里仅有的简洁又慷慨激昂的异类。

当安·兰德还不是安·兰德…

对于从群体意识占主导的社会长起来的我们来说,书名就够颠覆三观了,自私怎么可能会有德性?集体利益不是高于一切么?那是因为作者安·兰德女士没有出生在1949年后的中国,而是1905年的圣彼得堡。

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清政府废除了科举,第一部电影在法国诞生,同盟会成立……而沙俄败给了日本,同年俄国1905革命爆发,紧接着一连串反政府为目的的罢工、暴乱和恐怖袭击整整持续了两年。

安·兰德12岁那年,又悲催地赶上了俄国革命爆发。哦,那年她还叫着一个念起来特别费劲的俄国名字,血脉喷张的布尔什维克青年冲进了她父亲的药房,夺走了这个家庭的一切,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举家逃往克里米亚。仅仅四年后,克里米亚也被共产国际接管,安·兰德烧毁了写满反苏联言论的日记本,前往圣彼得堡进修哲学和历史,随后她终于获得了那纸永远改变自己命运的,前往美国的签证。

一个异乡客的美国梦的实现

童年的经历一定对她一生的思想和理论产生了深重的影响,设身处地地想,假使我们出生在那个大部分人都被理想的热血冲昏头脑的年月里,又险些被打着共产主义幌子的暴徒闹得家破人亡,没准我们会比她更崇尚“自私”的。

为了伟大目标而任意摧残个人利益的集体主义的暴虐行径,不但不会被追究,反而这种“为了集体意志,个体做出的牺牲都是光荣的”利他主义思潮,一度成了如宗教般狂热的信仰,变作那个时代一股不可小觑的意识形态的理论依据。

与同样经历了沙俄和布尔什维克的同胞们相比,安·兰德是幸运的,因为她来到了与自己灵魂如此契合的国度。在相对平等自由得多的环境里,大声疾呼一种纯粹,而不用担心会有杀生之祸。

当时的美国成就了安·兰德,而安·兰德又造就了美国后来的样子。在美国,她的作品仅次于《圣经》,有人说“不了解安·兰德就无法理解美国精神。”(这话是百度百科说的。)

有德性的自私长什么样?

与我们一直接受的“提倡无私奉献、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同,安·兰德的理论极力宣扬个人主义精神,作为“理性利己主义”的倡导者,她把利他主义看做是反人类的洪水猛兽。

举个孔融让梨的例子,小孔融选择吃小个的梨,而把大个的梨留给兄长,这种在一般印象中明显吃亏的行为,被视为美德一样称颂。没人在意孔融当年这么做的初衷,他究竟是为兄长着想,还是单纯地只是因为自己吃不下大的那个梨,根本没有人会关心。

而利他主义的倡导者,会从“孔融让梨”的故事推导出:“选择小个的梨是道德的”(我也不知道推演过程,但大家好像都已经接受了)。从而反证出:“选择大个的梨是不道德的”,随后大义凛然地用这种不太站得住脚的道德观,指责“妄图”占有大个梨的人。当拥有这种道德观的人越来越多以后,他们甚至会开始慎重考虑,这样一个“不道德”的人,是不是还配拥有“梨”。

与之相对的,安·兰德的“客观主义伦理学”认为,个人有绝对的权利只为自己的利益而活,无须因为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但,也不可以强迫他人替自己牺牲,因为那触及了别人的个人利益;并且,没有任何人有权利透过暴力或诈骗、夺取他人的财产、或是透过暴力强加自己的价值观给他人。

如果用兰德的理论阐述来“孔融让梨”的举动,会不会就是这样的:

1)小孔融有权利任意选择大个或小个的梨,而且有权在选择了大个的梨以后不遭受任何的人非议;

2)如果他想要大个的梨,任何人都无权要求他(特别是以道德的名义)选择小个的梨;2)如果他想要大个的梨,任何人都无权要求他(特别是以道德的名义)选择小个的梨;

3)选择哪种梨都与道德无关,任何指责这种行为的行为都是不道德的。

这,大概就是安·兰德宣扬的“有德性的自私”所要传达的意义。她的思想透过文字灼烈地传递,仿佛正站在你面前热情洋溢地演讲,在强大的气场感召下,汗毛都根根竖起。

她的确就是这样一个,因为能力和独立性格而与社会产生冲突的人,直到她过世多年后,人们依然会感动于她为理想坚持迈进的奋斗不懈。

我自私 所以我自豪!

除了哲学思想范畴,兰德对于美国现代经济基础理论的奠基也是不言而喻的,正是对于她提出的客观主义伦理学达成普遍共识,“自由市场经济”才得以在美国扎根发芽,进而在全世界开枝散叶。

她对美国的热爱,促使她与自己认为可能会将美国引向覆灭的其它学说,形成最尖锐的对抗。在西点军校的一次毕业典礼上,她不无自豪地向毕业生们发表演讲时说到:“美利坚合众国,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最高贵、和在最初的建国原则上唯一道德的国家。”

安·兰德,用“自私”铺就了美国精神的基石,自豪地向全世界发声:靠自己的双手,努力追求利益,收获幸福,从来就应该是一件不容被任何人抹黑、诋毁,且相当有尊严的事情。

相关文章

  • 《自私的德性》:放弃“自私”就是放弃自尊

    标题里是写在《自私的德性》封底的唯一一句话,我也就很省力地拿来做了标题。 这本书在豆瓣购书单里静静躺了两年,没找到...

  • 自私不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吗?

    “放弃自私也就是放弃自尊”——《自私的德性。 我不知道为什么身边有一些朋友,谈了恋爱跟当了圣母似的。 你图什么啊?...

  • 莫忘初心

    悲伤的话留给自己 最好的青春留给最爱的人 我们都太过于执着,执着的过于自私。 我们都太过于自私,自私的放弃了最爱自...

  • 你无法讨好每一个人

    当别人要你放弃满足你自己以便更好地满足他自己的时候,这不也是自私吗? 别人也会有自私的时候,就连我父母都会有自私的...

  • 我自私过,也放弃过

    在小区楼下看到接我下班的婆婆和孩子,内心里第n次的离婚念头,那一刻,再次泯灭。 最近两周是我和丈夫的冷战期,或许他...

  • 安·兰德和自私的德性

    “谁是约翰·高尔特?” 这并非一个问句,而是一个暗号。 当被选中的你,站在摩天豌豆树之下,念动上述咒语,通往上方的...

  • 学会放弃

    放弃你的自私自利,你会觉得人生并没有哪么难。放弃你的愤怒,你会觉得人生更加有意义,放弃你的心胸狭窄,你会觉得...

  • 我认为郁达夫的感情是极其自私的

    我认为郁达夫的感情是极其自私的,他在要求一个他口口声声爱的要命的女人放弃名誉,放弃婚姻,放弃一切放纵去追随他一个有...

  • 自尊、自爱、“自私”、自强。

    喝了几口酒,在不知名的小巷,晃晃悠悠的行走,路上人拥挤得很,面带笑容,没人会发现你脸上的红晕。 大概很久之前,做过...

  • 自尊

    自尊是什么呢?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自重、自信,平凡而高贵。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自私、自利、虚荣、炫耀,目中无人。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私的德性》:放弃“自私”就是放弃自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bge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