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源于不理解
我有一个咨询师朋友,他的一个小来访者说:
“我和我妈间的沟通有两种模式,一开始是对牛弹琴,后来是无话可说。
每次跟她说几句,她就怼回来一大堆,还没有一句我愿意听的。
后来干脆就不说了,干嘛给自己找罪受。”
我突然想到了之前在后台看到的一条留言:
“我家孩子,一回家就进屋把门关上,在房间里待一天……”
作为家长,我们生怕孩子吃了亏、走了弯路。
在孩子找我们说话时,我们第一反应常常是判断对错,而不是感受孩子的情绪。
综艺《少年说》里,你会发现这样的父母竟然是常态:
初一女孩吐槽妈妈总是表扬她的学霸朋友,很少赞许自己,委屈得哭了出来。
妈妈回应:我是比较客观的,你没有领悟到重点,不打击你就有可能有点飘,有些东西你一定要改……
我突然想到一句话:“痛苦讲给父母听,会得到双倍痛苦……”
真实的青春没有那么多宏图伟业,有的只是成长烦恼和青春期的小秘密。
没有人能过一夜之间长大,孩子不能,父母也不能。
成长是跌跌撞撞、是苦乐相伴的。
孩子们渴望被父母看见自己身上的好,他们更希望父母看到自己真实的痛苦和烦恼。
然后抱一抱他们,听一听他们说话,而不是仅限于对错的教育和指责。
两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爱。
但若方法不对,双方看到的只有鸿沟。
03 代沟是怎样发展的?
代沟其实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产生了。
6-12岁的孩子,会开始发展应对复杂社会关系的能力。
在此期间,他必须把处理社会关系当成首要任务,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变成次要。
一些父母很难适应这种角色的转换:自己不再是孩子的“救世主”。
他们更希望戴着“父母”的面具,站在固有的社会角色里,稳妥而安全的观望,甚至拉着孩子跟自己一起不长大。
这种固化,使他们放弃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他们的“小孩”必须停留在孩提阶段:
离了父母,他就什么都做不好;
没有父母保护,他就会受伤害;
失去父母引导,他就不能成材……
尽管这出于爱,但表达爱的方式和孩子成长需求截然相反,便成了阻碍。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提出沟通分析理论,对这一现象更加系统地总结:
亲子双方沟通时的预期身份不一样。
孩子站在成人自我状态,渴望和父母平等的交流,父母却站在父母自我状态,渴望给孩子答疑解惑。
于是孩子感到父母偏执、固执、观念陈旧,父母感到孩子叛逆、不服管、语出惊人。
双方在沟通之前,心里就给对方标上了答案,这样的对话能达成一致才奇怪了,话不投机是人之常情。
面对渐行渐远的子女、不知变通的父母,亲子双方都会渴望对方改一改,好达到自己预期的那个答案。
但代际之间的差异决定了,改变是不可能的。
就算父母和孩子愿意放下架子,努力去理解对方,但仍然会很吃力。
04 面对代沟,我们可以怎么办?
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无时无刻都在变化,即便是同一时代的两个个体,都未必能理解对方的差异。
更何况相差几十岁的父母与孩子。
在我们与人沟通时,都会喜欢“那些喜欢和认可我们的人”,厌恶“那些排斥和拒绝我们的人”,这条人际关系定律同样适用于亲子关系中。
有时我们并没有把对方当成独立个体,而是当成血缘这层关系的一部分,来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自认为对方理所当然能理解。
若撇开血缘这层关系,仅把对方当成一个熟人。
你会发现,其实自己犯了很多社交上的大忌,这些大忌让代沟变得越来越大。
当你感到代沟,你感到的其实是对方拒绝的态度。
更别说还有那些为人父母的焦虑、孩子独立生存的艰辛……
当双方都急切的渴望去做自己的事,倾听对方的话就成了一件心不在焉的事情。
那么,如何减弱代沟呢?
伯恩的沟通分析理论提出“抚爱和漠视”两种沟通态度,他认为,用抚爱的态度表达观点的父母,能够给予孩子安心、欣慰、幸福感。
孩子不一定能理解、赞同父母的话,但她能感受到父母与自己讲话的温度。
抚爱的态度,如同一剂安慰剂,能让焦虑的孩子平静下来,撇开对话内容,接收父母传递出来的脉脉温情。
而用冷漠态度跟孩子讲话的父母,也许说得对,但难免会让孩子感到不安、忧郁、备受打击。
因为没有感情的沟通,是在向对方传递一个情感信号:
我在拒绝你。
代沟的存在是双向的,但并非时刻存在。
所以,不要为代沟本身感到焦虑。
因为代际沟通的本来意义,就是帮助后辈找到入世与自我之间的平衡。
无论是试图走近孩子内心的父母,还是渴望理解父母的孩子,双方都想到去做这件事,本身就是巨大的进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