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外出回来晚了,接哈姐会迟到。领教过她因为我晚到接她的激烈情绪,看着时间,看着还有N站才到的地铁线路,心里无比焦灼。
先是害怕,我本身对别人细微的情绪和语气就特别敏感,对剧烈的情绪更是本能地不知所措。接着是气恼:为什么要被她的情绪要挟,为什么她快七岁了还这么容易爆发情绪?最后努力地做心理建设,跟胡先生说我好担心哈姐又哭很凶,又自我安慰说偶尔造一造她有点挫折挺好。对,多年从事亲子工作,身经百战的我内心依然有这么怂的过程。
这样一路到站出站,拜托班级群里家长帮忙跟哈姐说一声妈妈晚十分钟到,果不其然不到两分钟已经有同学妈妈跟我说哈姐已经开始哭了。不过此时的我已经做好心理建设,准备好状态,组织好沟通话术,飞奔向学校。
到校门口把接送卡交给板凳区的小姐姐,小姐姐告诉我我家孩子已经难过了好久了。我接到眼睛哭红了的哈姐,带她到旁边的长凳坐下拥抱她(我一般都会找个能舒服坐下的地方慢慢聊)。
我说:“对不起,妈妈今天没有规划好时间,没能按时来接你。”继续抱着她抽泣,几分钟之后她慢慢安静。“不过请你相信妈妈,我一定不会故意迟到,遇到特殊情况迟到,我会用最快的速度赶来接你。”我轻轻地补了一句。“如果你感觉好些了可以出发回家了,你就拉拉我的手。”
再过了一两分钟,我们开始回家。哈姐跟我说了一下她的语文成绩,以及老师发了奖励。安静了一会儿,哈姐说:“妈妈,数学老师奖励我的棒棒糖,被别人偷走了。”
“啊,这是件让人难过的事。”我说。接着我问了哈姐很多细节的问题,诸如什么口味的棒棒糖,放在书包哪个格子里,有没有拉拉链,什么时间丢的……
哈姐气鼓鼓地说:“肯定是XXX拿走的!她没有拿到奖励,而且原来她没有像老师给我的那样的橙子味的棒棒糖,但是后来我看她手里拿着。我瞪着她看,她还说不是拿我的是她自己从家里带过来的,气死我了!我周围四个人,只可能是她了!”
我心里被哈姐折服,有理有据的推断。赶紧找个能夸的:“妈妈觉得你推断得挺合理的。不过她不承认,确实挺气人的,但我们又没有百分百的证据。哎,妈妈也有点不知道怎么办。”
“我下周一要让青春老师查监控,就一定能查出来谁干的!”哈姐非常激动地说。
“你们教室还有监控呢?”
“对,肯定有,上次XXX的衣服被撕破了就是老师查监控找出来是谁干的!”
“嗯,这也是个办法,等下我们回家找一张家里最大的纸,像侦探一样好好推理一下这件事情,包括你怎么就排除了你周围的其他同学。”我表达了重视,也给了她更多缓冲情绪和思考问题的时间。
回到家之前,哈姐说其实昨天老师奖励给她的草莓味棒棒糖也被人拿了,但是什么都没看到,也不知道是谁拿的。我又抓到了一个亮点:“昨天你没看到什么可以怀疑的地方,没跟妈妈说,也没有指认同学,我觉得你是一个很尊重事实的好同学。”还有今天语文老师奖励的小玩具,放在抽屉里也被人拿走了。
回到家的时候,这件事情已经完全不困扰哈姐,甚至变成了一件很有趣很刺激的侦探案件。我还给她支了个“损招”:“如果不想找老师,可以下次有棒棒糖的时候,先炫耀一下,然后放好,每节课间都假装出去玩,但是暗中观察你的书包,看看能不能抓到拿糖的小朋友,抓到了就可以现场指出ta的错误。”这个想法也让哈姐很兴奋。
因为有了恰到好处的支持,一天之内经历了这么多困难的哈姐,半个小时不到就生龙活虎地投入周五一整晚的疯玩。
然而回到一开始,如果我在见到哈姐之前没有安放好自己的情绪,也许从看到哈姐哭鼻子开始就会进入母女的情绪对抗,我根本就没有机会看见那个已经丢了两根棒棒糖和一个玩具的受伤的小孩,那个其实早早就期待放学希望得到妈妈安抚的小孩。
接纳和处理一个高敏感孩子的负面情绪很累,很累。但是每一次的爆发,都是建立亲子连接的机会,那是孩子对我们沉甸甸的信任,毫无顾忌地流露情绪,呼唤着我们的支持和帮助,邀请我们进入TA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