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玉,产于今陕西蓝田,主要在秦岭。产于秦岭群顶部一层变质较深的黑云母角闪片麻岩中,成夹层产出,长达数公里,现有矿点二十多处。蓝田玉历史悠久,是我们目前最常见到的一种玉。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就是由蓝田玉制成。蓝田玉使用悠久,在许多历史文献中都有描述,最初见于《汉书·地理志》,美玉产自“京北(今西安北)蓝田山”;《后汉书·郡国志》《西都赋》和《西京赋》都赞美说蓝田出美玉。唐代诗人李商隐在《锦瑟》更有“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佳句流传至今。
在这里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蓝田在得名之前,只不过是终南山古驿道上的一个小山庄。庄上住着一个叫杨伯雍的穷书生,他心地善良,勤奋好学。他见有一些旅客长途跋涉经过山庄时,缺歇脚喝水的地方,于是,自己搭了一个蓬草凉亭,为过往客人提供茶水。这一天,一个老汉身背碎石,可能是劳累过度,栽倒在凉亭前。杨伯雍赶紧跑过去把老人搀扶起来,老人慢慢地睁开眼睛。杨伯雍问寒问暖,想留老人多歇一会儿却被老人谢绝了,并将之前背在身上的一斗碎石送给了他,对他说:“别小看这些碎石头,种在地里就会生出玉石,还能娶一个好媳妇。”不等杨伯雍答谢,老人便消失了。
杨伯雍依照老人的嘱咐去做,地里真的生出一斗玉石,他用这些玉石做聘礼,娶了位善良贤慧的姑娘。但是这地方山多地少,遇到干旱,粮食减产,农民忍饥挨饿苦不堪言。善良的杨伯雍和妻子一商量,便把自家的玉石分发给百姓,让其用玉换粮,以度灾年。于是山庄产宝玉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一时官匪勾结,把地里的玉石一劫而空,杨伯雍一家和村民的生活也成了问题。杨伯雍哪里知道当日救过的那位老人是天上的太白金星,他的善良和勤奋好学感动了太白金星,于是下人间来帮助他。当他得知地里玉石被官匪掠走后,便托梦给杨伯雍说:“晴天日出入南山,轻烟飘处藏玉颜。”从那以后,只有知情人才在深山觅得宝石官匪采得的未长成玉的蓝色石不过是一种次等玉。
历代皇室及贵族阶级偏爱蓝田玉,视它为珍宝,秦始皇就曾用蓝田玉做玉玺,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的玉带就是用蓝田玉雕刻而成。
在古代人们常借蓝田玉来比喻美好的爱情。
传说,当年李隆基是以蓝田玉作定情之物送给杨玉环的,由于它的纹理结构像冰块撕裂一样,所以后来人们用杨玉环的小名芙蓉来命名,也叫“冰花芙蓉玉”。人们借蓝田玉来比喻至死不渝的美好爱情。
经物理化验表明,蓝田玉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钙、铁、钾、钠、锰、铜等多种微量元素。它形成于泉水眼部分,由于经常受温泉水冲涮,所以可溶性的矿物质非常多,用它泡水洗脸,对皮肤有很好的保养功效,可以杀菌消炎、美白肌肤,它是唯一的一种养颜玉。此外,蓝田玉对人体还有舒筋活血的功效,因此,蓝田玉被公认为保健玉。
经常佩带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使人祛病保健益寿。
摘自《中国玉器与玉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