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伪善的两面性

伪善的两面性

作者: 修罗身 | 来源:发表于2019-12-04 09:43 被阅读0次

    原创作者:歧木子

    其实许多词汇都是中性词,只不过因为春秋笔法的需要,要把胸无大志说成随遇而安,要把众口一词说做随波逐流。其实,意思都是一样的,在不同的评判标准之下,这一行为也就染上了褒贬。没办法,情绪总比道理的传染力强且方式简单。

    伪善,我们一般在何时见过这种词呢?是了,伪君子。义正言辞,冠冕堂皇,尽力营造出一种天纵之圣的气概。圣人不息,大盗不止。少一些圣人,多一些平民,这世界的善恶波动就会小许多。

    可是,如果有人伪善了一辈子又该如何是好?那可就不叫伪善了,那叫将功赎罪,那叫放下屠刀。好,你这是想学孟子雄辩?姑且先打住,让我们将情绪剔除,伪善就是假的善良。假是贬义否?只不过与真相对尔。有的人,比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之后做出贞观之治,你说他是假的善良吗?也是,但为什么人们不怨他呢?

    假的善良,是伪善,伪君子伪的部分多,善的部分少,有时还是恶,而李世民,善的部分多,伪的部分多少人们不在意。说到这,我想问一句,善良的定义是什么?

    善良是体现在社会中的,绝对地脱离社会、远离群体的个体是没有善良可言的。当然,没有人能完全脱离社会,除非你已经死掉,不过你活着的行为社会也记录在案,无论大小。社会是人与人关系的总和,也是人的大群体。群居动物都有其群体,就算你被放逐到孤岛,遇到了群体动物,与他们相处的方法就是友善。

    孟子说人有四善端,荀子说人性本恶,都是避重就轻,挑对自己有利的言论。

    孟子是个雄辩家,雄辩要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诡辩是必然手段,只要心有浩然之气,手段下作一点又何妨呢?只是我现在以追求事实为第一要务,不免要批评一下。人有善端和人性有恶又不冲突,不过不是人性本恶罢了。善侧重社会性,恶侧重生存性。最后都在为个体生存做保障,只是以不同角度。善让别人不来伤我,以及让别人帮我。恶让我对伤我的人进行反抗,以及将让我受短期利益为最高目标。

    荀子说人性本恶,但人同样具有其社会性,为了与群体相处,善是必然的。而且,荀子的论点放在一个脱离任何群体的个体来说,又要换一种说法了,生存大于一切,善良不利于脱离群体的个体生存。

    插几句题外话,我的文章几乎都有个毛病,总是想概括出适用性更广的理论。比如开头,不只适用于伪善,对于有两面性的许多事物都可以适用。这算个好毛病,所以我不准备改。但还有个事,就是举例不够经典,我脑子里随处蹦出一个例子就拿来用,反正都有理论了,例子只不过让人更方便理解罢了。不过这种随性也是有不严谨的,例子也有不同的适用范围,万一别人举出个反例,这理论不就白搭了吗?的确,但是我现在实在懒得改。我这边普遍理论的其他方面还没规划好,例子这事等到之后再解决也不迟。

    分析是没有立场的,只是看到有的人不喜欢菊花喜欢寿客,我只是告诉他们菊花寿客是一种花,祝寿时将它称为寿客,归隐时将它称为菊花。至于要不要按场合称呼,就是你的事了。

    查完百度后,发现我这观点也不算多么特别,想来也是,只是比百度的委婉说得更直白了一点。百度委婉中劝人向善,我这边虽说也准备劝人向善,只不过没有裹挟着感情,只是理智地告诉你善良有益。

    如果说将利益分为物质利益和情绪利益的话,善良可以带来正向的情绪利益和有可能但别抱太大希望的物质利益。恶看目标,只是为了物质利益自然能得到物质利益,但是会获得负向情绪利益,就算有正向的,也是不稳定的带有副作用的。一时的残暴欢愉,却容易滋养出暴躁易怒。为了情绪利益的也有,但就像上文所述,有正向的也是不稳定带有副作用的。

    善良总比作恶容易,如果你觉得善良就像舍去盔甲一样,那你至少学会明哲保身,然后希望你以最大可能地追求善良。我喜欢善良,但我讨厌无知的善良。苏格拉底说过,无知即罪恶。少一些无知的善良,就少一些好心办坏事。或者,更准确来说,无知是罪恶的温床。

    (有备无患的声明:禁止转载,禁止抄袭,违法必究。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伪善的两面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ekg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