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开始理解一句话,就是如果你在一行业(职业)里做不好的话,那么即使你换了其它行业(职业),你也多半做不好。
我的理解是如果你在某一个行业(职业)里,没接触到它的一点思想或精髓的话,那你迁移到另外一个行业(职业)的话,就相当于净身出户,没有带半点财富过去。所以就是现在自己在这个行业(职业)里的话,就好好的干,好好的学习,不只是术的学习和运用,更多的是在这个行业里学到的那些道。
我们在做某一份工作的时候,随着时间,环境,认知等的发展,可能会感觉到自己有些迷茫,有转行的想法,但又有个问题,就是自己是小白,感觉那会是一个巨大的门槛,但其实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不能只是停留在手头上的这种表面的工作,而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去学会抽象。
实实在在的东西比较难搬运,但虚的东西就很容易了。
以前听歌的时候,只能用 CD,所以外出的时候,就需要带上那一块实体 CD,但后来我们开始把数据放到云上面了,就可以不用携带,到哪里都可以使用了。
所以在工作的时候,可能这份工作要求的工具只有这个行业(职业)才会用到,要是转行了的话,那就有种这几年的努力白费的感觉。这个确实是这样,但这是因为我们一直关注在这种实在的,表面的东西,而没有去考虑它们背后那种虚的东西,如果我们给自己一点时间,一方面学习其它领域的知识,一方面思考自己目前的行业(职业)里,有哪些思想或方法是可以迁移过去的,那么我想这样就会发现换行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但按照我目前的认知,不是说这样做了就可以随意的换行,要想有所成就,还是要在某个行业里不断地深耕好多年,不能纯粹的说我几个月,一两年就选择跳槽,换行业(职业)什么的,因为自己其实也才接触到皮毛而已。
透过现象看本质
编程里,经常说要了解某个框架背后的原理,也就是说要透过现象去看本质,所以程序员在会写代码的时候,也要关注代码背后的思想。
最近在一门运营的课程的时候,老师也说了数据是会骗人的,所以要透过数据去看到背后的本质。
那这个层面上来说很多行业都一样,看到的表面可能是光鲜亮丽,但要去看到,去思考它的背后,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数据分析
程序员会通过一些性能指标来衡量系统的性能。
运营人员会通过各个平台的数据分析来做出相应的应对。
所以大家在这里的方法都类似,都是通过行动产生一些数据,再通过数据来调整自己的行动,然后再去影响数据,来来回回。
预判
同样的我们会基于现有的一些情况,来做出假设。比方说守门员,他要预判对方球员会怎么踢;运营人员在产品还没上线的时候,就要预判这个东西发布的时候,会带来什么效果。它相比于上面的数据分析,是走在更前面,然后也依附于自己的一些经验,平时的学习等。
复盘
以前读书的时候,好学生往往都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运动员也会在赛后去看比赛录像,程序员会把一些做过的东西,学过的东西给写成博客。
复盘一方面是加深我们对经历过的东西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吸取教训。
优化
程序员开发完一个功能后,会去优化自己的代码,一方面是让代码看起来更清晰,一方面也有是对整体性能的优化。产品经理会在一个 app 里,不断地优化已有的流程,对一些功能进行一些调整。
总的来说就是在打磨,都在打磨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任务。让它变得越来越好。
减少信息差
waiti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