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了7页。看来每天10页在工作日还是比较难以完成啊。
次贷危机爆发钱,很多经济学家都已经察觉到了风险并从不同角度提出警告,但是用伯南克的话说,大家都看到了拼图的大多数碎片,但是几乎没有人能把这些碎片拼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金融危机有一些诱发因素,比如房价快速上涨和崩溃,房贷贷款纪律的松弛,特别是次贷问题,还有向商业地产开发商提供风险过高的借款以及全球对安全资产的巨大需求。
很多对金融危机的分析聚焦于上述诱因(trigger),但是伯南克认为更重要的是金融体系自身的结构性弱点。美国金融体系越来越复杂和神秘,金融监管体系过时而碎片化到非常危险的地步,过于依赖债务特别是短期债务(或者拆借?后面再说)。
房贷的操作方式在20世纪中期到21世纪早期发生重大变化。以前都是社区银行向当地居民提供贷款,对借款者的情况很清楚,风险控制得当。但当伯南克进入美联储的2002年,传统房贷模式已经让位给更加光鲜亮丽的新模式。电脑记录、标准化信用记分使借贷操作更加高效,并开始证券化——借贷人把房贷卖给第三方,然后把一堆房贷打包证券化后卖给投资者。出借者可以获得全球资金资源,投资人也可以从看似安全的资产中获得收益,就这样从养老基金到外国银行、财富基金,都进了这个大坑。
由于从借款人-代理人-出资人-证券化商-投资者的链条越来越长,似乎房贷的质量、或者说风险越来越失控了,没人负责了。证券发行者找来的评级机构成了风险的主要评估者,很多投资者自己不做风险分析,就指望着评级机构了。
很多出借资金者——甚至不是银行而是商业投资公司靠华尔街的短期资金放贷,在房价上涨阶段对借款这资质不甚在意。因为即使借款者违约,把抵押的房子卖掉,贷款人仍然有得赚。但是房价一跌,大量借款人违约,咋办?大家都觉得这不可能——直到这种情况真正发生。
这一部分里,伯南克专门提到格林斯潘因为温和通胀和经济增长的大好局面广受赞誉之际,危机悄然袭来,让人怎么都觉得话里有话——虽然金融危机在我任上发生,可是从老潘那时候就种下种子了,别全赖我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