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7937202/b1aea82f72081a8b.jpg)
刚吃过午饭。豆芽粉丝有点辣,但味道好极了。吃了一个杂面窝头,喝了一小碗紫菜蛋汤,七成饱,刚刚好。
与同事转了一圈回来,还没有感觉到睡意,就坐在电脑旁,写点东西。因是日更党,每天如果不写点东西,感觉像欠别人钱似的,多少有点小压力。后来,写习惯了,养成了“在路上”的姿势,随便敲打点东西,把生活、工作放在筛子里过一遍,总会留下一点点的感慨、感受、感动、感激,有感而发,记录下来,也就形成了简书文字。
凡俗尘世,家长里短,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构成一幅当下一名普通市民的生活百态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世态度,在一个人的一生当中,会遭逢各种各样的境遇,有顺境也有逆境,有坡路也有坦途,当面对生活的波折时,注意观察,更多的是看到了人们的韧性,他们在漫长的时间当中等待着,怀抱着渺茫的希望,度过了对于未来的未知。再把观察思考后的一些东西,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时光碎片截取后放在一起,呈现了不带滤镜的真实生活,而成了一篇篇有趣生动的简书故事。
其实好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与父母、亲人、朋友、同事,每天都在发生着有趣的故事,重要的是不是你注意到了这些瞬间,捕捉它们,并记录下来。只要我们对这个世界保持足够的好奇和好感,感世真切,处世真诚,守世真实,捕捉细节,再现细节,描写细节,就会有写不完的东西。
在流媒体、短视频的“活色生香”中,这个时代还需不需要文学,需不需要阅读?需不需要文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人们的注意力发生了转移,但无论怎么绕来绕去,最后都绕不开文字,离不开文学。就像我们和“家”的关系,从家里出来,建立自己新的家庭后又回到父母家,回到我们的家乡,并产生新的眼光和认识,形成既诞生于传统、拥有连续性,又带有发展、变奏的视野。“出来”不是背弃,而是为了更好地“归来”。始终要葆有“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那份单纯、忠厚和义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一个宠辱不惊的老百姓,过热气腾腾的慢生活,比什么都好。
我一直喜欢文学。文学一直扮演着心理医生的角色和职责。我庆幸,我努力,我坚持,我觉得我写出的一切都是对这个世界留下的情书、情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