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心碧的第三胎,是一对孪生姐妹,绮玉和思玉,生得千娇百媚,瓜子脸,丹凤眼,两只嘴角微微翘起,眼光是流动的水,波光粼粼,能把人看得恨不得跳进去扎个猛子。 脾气活泼可爱之极,是家里少不了的开心果。哪儿有了她们,哪儿就笑声不断,再多的愁闷也一扫而光。
但是这么可爱的姐妹俩,却是娘最操心的两个孩子。她们是天生的冒险者,面对艰险的大环境,不但不害怕,不惆怅,反而有跃跃欲试的兴奋,期盼能在乱世中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她们做了一大堆让娘伤透脑筋的事。
烧掉家里绸缎庄的日本花纱布,表示坚决抵制日货。祖母和嫡母劝,母亲阻止,她们就责备家人自私,至于烧了一批货,店里会不会亏本,家里能不能过日子,她们根本不在乎。
逃个难也不低调过日子,还一起参加抗战宣传队,冒险在日军眼皮底下发传单,又背着母亲,绮玉和家里绸缎庄掌柜的儿子王千帆,思玉和姐夫的三弟冒之诚,各自私定终身,又各自追随爱人入伍,亲密无间的孪生姐妹,因政治的纷纷扰扰,开始渐行渐远。
心碧久居乡下和沦陷区,与世隔绝,不再像以前随丈夫在各地任官那样落落大方,变得保守、拘束,害怕生离死别,害怕孩子们遭遇危险,她只想全家人平平安安守在一起 ,不能理解女儿的爱国思想和行动。
她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四女儿烟玉会突然变了,不但自愿被日本军官霸占,还帮着传假情报给三女婿之诚,害得之诚一条腿受伤致残,她不能原谅女儿当汉奸,将她逐出家门。
心碧的四女儿烟玉结局是给霸占她的日军军官下毒,同归于尽。
她很快得知,四女儿烟玉不是汉奸,是二女儿绮玉偷走烟玉给三女婿的情报,才导致四女儿被误会,绝望自杀。
心碧还在为烟玉的冤死伤心,二女儿夫妇和三女儿夫妇又折腾起来了。
绮玉丈夫千帆被思玉丈夫之诚抓起来,思玉夫妇不忍母亲伤心,偷偷放走千帆,用另一个犯人代替千帆被处决,但是千帆避风头,没有马上回去找绮玉,她误会他已死,悲痛愤恨失去理智,带着小分队,绑架三妹夫的父亲,不听三妹解释,执意要报仇,然后,思玉丈夫带部队回城,听到妻子呼救,混乱中,两姐妹都没命了。
绮玉不知道千帆没死,鲁莽行动,把自己和战友都害死了。
思玉和之诚好心放人反遭噩运,之诚痛失爱妻,意志消沉,远离红尘出家。
心碧一下子失去两个心爱的女儿,万分痛苦难以描述。
她不懂是什么造成了两个女儿的悲剧,是时代?还是女儿的性格?还是她这个娘无能,没有及时劝解女儿和好,或者几个因素都有,很多人批评绮玉和千帆近乎冷酷的理性,称赞思玉和之诚有情有义,但分析他们是无法太简单、太绝对化的,复杂的时代,难言的政治,很难用绝对的对错善恶去评价身在其中的人们。
绮玉和思玉,她们曾经满怀爱国热情,坚持理想,但是复杂的环境,残酷的政治,迫使她们对立,逃不掉悲剧的结局,本是同根生,却中途分道扬镳,斗争得艰辛惨痛,结局引人深思,步步相逼,毫不退让,弄了个玉石俱焚的下场,假如双方都能退一步,或许可以避免悲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