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llan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保险理财的需求越来越大,以前我们听到推销保险的朋友恨不得躲得远远的,可是现在人们反而会付费去学习保险知识,同样理财也是一样,之前在一个社群里面,发现很多学习理财的都还是大学生,不过不得不承认的是理财技能越早学习越有优势。
对于个人理财,我们想要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想要弄懂个人理财,就必须要搞清楚这10条原理。
01
知识是最好的保障
在现在的互联网时代,想要获得个人理财建议并不是很困难,难得是你如何能区分哪些是好的建议,哪些是不好的建议吗?现在到处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专家建议,以及顶着专家的头衔的人,狂轰滥炸一般抛出各种个人理财建议,当然其中很多建议能帮助一部人先赚到钱,但是不一定能够帮助到你。
现在一些专业的理财师也许能帮你制定一个终生理财规划,但是你自己资产还是需要靠自己去管理,因此如果你想实现自己的理财目标,那么必须了解个人理财管理的基础知识,这是你保护自己的唯一途径。
当你自己掌握了这些原理后,你就不必依赖保险销售顾问,以及股票经纪人,毕竟他们做事情的出发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你的利益,保险销售顾问为了佣金可能推销的并不是你需要的产品,一些理财顾问大力推销的某些金融产品,可能是因为费用高可以为他们带来更高的佣金收入。
在个人理财的积累中,我们要尽可能去学习这些知识,拿在自己的手里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能力。
02
没有计划将一事无成
制定计划往往比行动更加容易,比如制定一个健身减肥计划,在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后最后行动力却不足。
其实我们大多数的人,总是很难去考虑退休计划、考虑如何给孩子储备教育基金、考虑紧缩开支来增加储蓄。因为“花钱总是比存钱要容易得多”。
大多数人的想法肯能是不加思索的花钱,但是储蓄却是需要思考后才能发生的行动。储蓄不会自动形成,需要一定的计划,一个简单的计划是理财规划的起点,而制定理财规划的时间推迟的越晚,那么要实现财务的难度就会越大。
03
货币的时间价值
个人理财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于货币的时间价值理解,投资中你靠的是自己的钱在赚钱,所以今天的钱一定是比一年之后的钱更加有价值。对于这个存过钱的都知道吧,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时间价值的重要性是双重的。
首选它让我们明白投资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增长的。其次我们可以用这个比较不同时间段的货币价值。
个人理财很多问题都与货币时间价值有关,你会发现时间是最好的朋友,越早开始对我们的收益就越高,如果你在20岁的时候计划到67岁的时候退休,投资项目可以为你带来12%的收益率,那么现在开始只需要每个月储蓄33元就可以实现67岁退休时候100万的目标。
但是如果你是40岁才意识到理财的重要,开始动手储蓄,那么每个月需要储蓄366元才能实现目标,早点动手会让事情变得更容易一些,这都是因为货币具有时间的价值。
04
税收对个人理财决策影响
税收对于投资的实际收益率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举个例子,在港股的投资中如果直接选择港股开户投资,那么只会收取10%的红利税,但是使用港股通购买港股投资就会收取20%的红利税,这就会显得较高。
因此在做任何投资决策之前,需要关注的是税后收益率,一个有效的个人理财规划同时需要对税法有一定的基础了解。
05
流动性的重要性
理财规划是一个长期的投资目标,但是在生活中难免天有不测风云,同时也需要未雨绸缪。
假如发生一些意外,例如失业、受伤、生病,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流行性,你可能会被迫做出一个期限较长的投资套现,假如你急需用钱,可能会被迫卖出房价低迷时候的房子,现在有很多在急需时刻进行信用借贷的案例,它还会带来额外的偿还贷款的负担。
因此,我们始终应该留足3-6个月的生活支出,作为临时的流动性现金储备。
06
理性消费
个人理财它不仅仅是涉及储蓄和投资的问题,它同时还涉及消费的问题,尤其是理性消费。
假如你努力工作的目的是赚钱,那么肯定不愿意把辛苦赚到的钱白白浪费掉,但是遗憾的是,在消费的时候人们往往是很难做到理性消费的,我们无法控制自己买买买的冲动。
理性消费的第一步就是清楚的区分欲望和需求,弄清楚每一种购买的产品是否符合自己的生活需要,也许你的计划是买一辆代步需求的车,那么你肯定不会去选择几十万的高档车。
第二步是做好功课,确保你买的商品质量与预期符合,每年的购物狂欢节,都会有很多人发现自己买回来一些很多与自己期望不符的商品,所以当真正需要买的时候先去选好商品。
07
保护自己免受重大灾害
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出去未知的意外风险外,主要就是属于疾病风险,如果当这些重大的疾病发生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并没有足额保险,这是很糟糕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主要保险放在重疾险上面,这是给自己的未来有一个基本的保障,另外锻炼是一个同样和投资可以长期收益的行动,长期保持运动不仅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同时它会让你尽可能远离疾病的困扰。
08
风险与收益权衡
人们为什么储蓄?人们储蓄并进行投资是为了赚的利息增加财富,于是在未来可以购买更多的东西,那么投资回报率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
投资的最低要求就是回报率一定要大于预期的通货膨胀水平,因为如果预期通货膨胀水平是6%,而你的投资收益却只有5%,那么这就意味着收益不足以补偿因为通货膨胀而损失的货币购买能力,实际就是事实上在亏钱。
那么我们在做投资选择时候应该如何抉择呢?所有的投资项目都是有一定的风险的,只不过有些投资项目风险更低而已,为什么在有更安全的选择时,投资者还是会把钱投入到高风险的项目中呢,那是因为承担额外的风险可以给投资者带来对等的收益补偿,否则没有人愿意会去这么做。
你能承受多高的风险,一般来说,持有一项投资的时间越长,承担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比如用股票来说明,一家公司它每年的增长为10%,但是它的股价每天会随时波动,股价的增长并不是平稳的,但是作为你一个长期的投资选择时候,中间股价的波动是可以忽略的,而股民热衷于每天的股价的波动收益,然后陷入不停的追涨杀跌之中。
如果现在的你只有二十多岁,想为退休做储蓄,股市是一个比较好的场所,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股票市场会起起伏伏,但是从长远来看,把钱投资于股市的收益远高于其它低风险的投资项目,例如货币基金、债券等。
09
心理游戏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自己做出的决策是正确的,但是你的心理可能会阻止你做出合理的理财决定。
“心理账户”这个词大家应该有听说,人们倾向于把钱划分为不同的心理账户,而每个账户设立的目的不同。有这样一个经典实验:
情境A:在你路过体育场的时候,偶然发现过两天这里要开王菲演唱会,目前正在出售门票。门票价格有高有低,你比较中意的位置和价位大约在5000人民币。当你想掏钱买票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里边大约有5000元现金。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否会使用其他支付方式(比如手机,或者银联卡,或者向朋友借钱)去购买一张演唱会门票?
情境B:假设你是王菲的歌迷,在苦等多年之后终于迎来了她的演唱会。你早早排队,花了5000人民币买了一张内场门票。现在假设A情形发生:在演唱会开演前一天,你发现买好的门票找不到了。你是否会再花5000块钱买一张同样的门票?
实验结果表明,在A情境中,46%调查对象会选择买票,88%调查对象选择会买票。
情况A中,丢失的是电影票,电影票丢了,这笔心理账户损失了,不再另外购票。
情况B中,丢失的是现金,不是电影票。看电影的心理账户没有损失,会选择买票。
了解心理账户的非替代性规则,能够避免一些非理性消费。
双十一天猫派发大量优惠券,不少人因为不浪费优惠券,而购买一些原本不需要购买的东西。明白这个规则,能够减少不必要支出。
另外一种行为偏差的表现形式是“沉没成本效应”,一旦我们花钱购买了某种商品,我们会对这件商品表现“执着”,花50元钱去看电影,看了20分钟觉得实在无聊,中途离开又觉得“花了50块钱却没有看一场完整的电影很不划算,况且已经花费了来看电影的时间”,于是选择忍受着继续看下去。
10
开始行动吧
从承诺到付诸行动也许是对于个人理财规划过程最艰难的一步。人们总是不自觉的抵制一些厌烦的任务,对于绝大多数的人来说,储蓄是把消费后的钱存起来,这意味着先按着自己的喜好消费,然后再把余下的钱储蓄起来,于是储蓄额就等于收入减去消费支出。
如果你先把要储蓄的钱预留出来,那么消费支出就会变成“余额”,也就是说,先储蓄,余下的钱才可以用来消费,这也是制定个人理财规划实施的第一步。
现实
早一点动手储蓄所带来的效果十分惊人。每个月假设储蓄50元,利率水平为10%
从25岁开始储蓄,到65岁时候:310214.79元
从45岁开始储蓄,到65岁时候:40492.5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