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谈失败,我终于有勇气说出那个秘密了(2023年总结)

谈谈失败,我终于有勇气说出那个秘密了(2023年总结)

作者: 天行践 | 来源:发表于2024-01-04 21:52 被阅读0次

    回顾2023,工作上做了一些事,我一直期待能有一次述职机会,但是后来想了想,就算让我述职了,我能讲得事不超过一页PPT,甚至可能只是三句话。很多小事没必要写,因为对大目标没什么帮助,难登大雅之堂。

    大人物每一年都会有很多事要做,比如为公司开疆拓土,征战四方,荣誉拿到烫手。

    然而我想说其实每一位普通人每一年也有很多故事在发生,谁会浑浑噩噩的过一年,只不过相比之下能调动的资本、资源、人力有限。

    2023年,我已经写了两篇总结,分别是出差篇和工作篇,其实工作没有完全展开,如果有人看了我的前两篇会觉得你很自律,真能折腾。也可能会给我点个赞,那么今天我们话锋一转,不谈做成了什么,谈谈没做成什么,就是说说失败。

    2023年,谈谈我的失败。

    人们总是愿意夸大自己的功劳,没功劳还有苦劳呢,提到失败,习惯性藏在心里,这可是自己出丑的地方,越少人知道越好;于是有个奇怪现象,有的部门(没有针对谁)喜欢报喜不报忧,你要是提问题、说麻烦,那你就是最大的麻烦。领导每天很忙,要做很多决策,他们没时间也没心情去关心那没完没了的问题,有问题自己解决去,解决不了别让我知道,好事勤汇报,坏事自己收拾。

    我不评价也不好评价这样做是否推组织发展有益的,多说一句可能麻烦也来了。只能说明哲保身的人多了。

    所以回到自己,我谈自己的失败还是可以畅所欲言的。

    这一年,每次失败都伴随着身边领导的棒喝,这不是说领导对我不好,相反越骂越好,这也不是贱骨头,因为我发现要不是领导提醒我,我还真的就蒙混过关了,心安理得了,心存侥幸。

    失败一、被动干活,打一鞭子走一步:局外人vs有心人

    第一次失败是2月开会,那次是部门组织工作坊,看过我前面文章的人知道。我有两个出差任务,周一白洋淀华润大学,周二小径湾华润大学。

    周一的工作坊是部门组织的,具体会务人员没有我,而周一早上我提前了一会,吃过饭就去了会场。

    会议九点半开,我到的时候已经九点,其实这之前我还在校区转了十分钟。

    一到会场,发现负责会务的同事在紧张的布置会场,摆放桌牌,找道具,我也赶紧凑上去主动帮忙,我一眼就看到我领导已经来了。会场大约有七八个人,都在干活。

    很明显我是个临时的,也是比较晚的。

    我帮着布置了一会,去找笔,找名牌,摆桌椅,由于有两个会议室,我又去第二会议室看了看,发现那个屋子基本没人管,大家忙着第一会场,我就找学校的阿姨帮忙找着笔,纸,又看了看名牌布置,其实也没有多少活。

    九点半会议如期召开,然后大家分组,有两个议题,我们这组去了分会场,然后被分成两队讨论。

    这个时候领导明显很着急,后来我才知道。因为这个分会场没有一个会务人员,他们都集中在第一会场。于是我们这边一群人虽有讨论,但是谁去记录,谁去做现场录音和拍照,谁也不知道,甚至都没想到。

    领导紧急布置我和另外几个同事负责记录,做录音,拍照。

    总算上午勉强完成任务,中午吃饭后领导把我说了一顿:

    开会怎么这么不主动呢,你来开会眼里没有活么。

    我当时愣在原地,后来一想,可不嘛,来的都是领导,会务我不去主动干,难道要让领导们自己动手啊。意识啊,居然没有想到这一点,还需要领导提醒,那时要是领导不批评我,我还觉得自己今天还表现不错,我也早到了,我也做了很多事,其实这就是意识跟不上。

    事后想想,我更觉得领导说的太对了,因为会前领导和我及一位技术骨干开了两次会,讨论现场会议内容怎么设计。如何引导大家讨论。如何推动结果达成,分组时我也在,领导说我们两个人在组内多思考如何激发大家讨论,得出想要的东西。

    这个事我都是参与的而且清楚的。可是到了会场,我怎么就只想着讨论内容,却忘了讨论需要基本的会务保障啊,要有留痕,文字记录,声音记录,图像记录。

    难道做什么事都要领导一件件提醒你才去做么。

    所以说这个教训就是被动,推一下动一下,自己身上的惰性太重了。

    眼睛里没活,脑子里没把这个事当个事,既然分会场是专门讨论我们议题的,那么从会前、会中、会后全部流程和细节怎么能不问问,甚至不去跟相关方确认呢。所以才出现了后来的怪现象:那边会务人员一撤,我们这个会场就差点停摆了。你说,领导怎么能心里不着急、不上火,真是不恨铁不成钢。

    如果说这次教训是被动干活,那么下一次问题更大。

    失败二、晋级考试滑铁卢,发现一个坏毛病:心存侥幸

    3月初公司组织一次考试,这个考试可以影响到未来的升职加薪,大家都很重视,我也不例外,光是几百页的复习材料我看了足足有十遍以上,为此整个春节我几乎都在紧锣密鼓的复习,后来2月份回来上班又复习了2遍。

    我很担心这次考试跟上次一样,笔试成绩不理想。

    结果3月份考试成绩出来,先是笔试,成绩还是很差。有的同事考了90多分,甚至80多分,而我只有60多分,心里真是拔凉拔凉的。我记得考试当天我很自信的把每一答题都写了答案,甚至简答题,每一个我足足写了300字到500字以上,不是在凑字数,而是可以考虑的维度可以有很多,但是这不一定是标准答案,简答题里很多题在复习材料里没有见过,但是也有点关系,比较开放那种,比如如何做一个全国调研组织;比如如何做好产销协调。其实这些活我平时都没有参与过,但是这是我考试这个岗位必须要考的。说的更通俗点,我是平时做物理研究的,但是考试时候,你必须要考高等数据、英语和语文,你要是问考官为啥考的不是我做的呢,考官会说,什么人都要用到汉字、英文和数学,所以这三个你必须得会,参加考试的人都考这些。相信讲到这里你们都懂了。那么平时用语文和用数学的人会不会考物理呢,不会,他也是考语数外的。

    不过真有人考试成绩很好,我就听说有的同事每次考试选择题全对,一道都不会错的。

    对比下,有的人就可以考高分,而我次次是低分,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的,但是要说是倒数的好像也不是。当然了,考试这东西,真的是闭卷的么,这个很多人都心照不宣的,这不是阴谋论。而是我每次都用闭卷心态去准备和考试,而很多人总是在想方设法去缩小考试范围,还有押题,当然有没有人直接去找问题和答案呢。大家都懂。

    这么说不是说考高分都是作弊的,但是难道作弊就不是成绩么,成年人的世界作弊很正常啊,不作弊才有问题呢,像我这样死学死背的你觉得能有机会考高分或者把选择题全部答对么。

    所以说考试不是绝对公平的,在学校里可能说不能作弊,作弊成绩作废,但是在社会里,开卷考试是一个不公开的秘密,只是很多人是背地里这么做,谁也不说而已。

    我今年看了看我们部门和其他部门的考试成绩,你会发现,总有一小部分人考试成绩很高,在85分以上,其实能答出这个分数真的很难。考的高的占一小部分,考的中等的60-80分人数很多。低于60分的跟80的都以上的一样少,这还成了一个正态分布。

    多年前我曾经做过出卷人,给同事们出考试题,我也观察过,在他们不知道题目情况下,得分在85分以上的人不会超过2个,而且我出的题非常简单,都是日常大家平时在用的,跟企业考试出题比那根本不是一个难度。所以那套题,大多数人得分集中在60-80分,80分以上非常少,不超过2个人。

    这么说不是在为我考不好找理由,我不能把开卷考试答好,本质也说明自己在一些地方不行,比如为啥你问不到试题呢,那经常考试选择题答满分的人,他又怎么做到的呢。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我不知道是不是别人都看了10遍以上,但是他们肯定记住了重点,而且押对了,运气真好。

    考试就是开卷的,哪里有什么闭卷,除非出题的人是上帝,这是不公开的秘密,只不过有人是在进入考场前开卷,有的人却在考场里开卷。弱者必须遵守规则,强者不断打破规则。

    笔试成绩很低,但是勉强过了面试分数线,我获得一次面试资格,我当时都觉得很意外。第一轮考试有30多人,第二轮进入面试的16个人,而我的成绩在16个人里是倒数第三,真没有这么丢人过。

    那么我算了算要想考的好,只有面试拿个高分,你觉得有可能么,我一句赢得所有评委的喝彩,评委是各个部门的领导组成的。难度也很大。

    不过我对自己的面试材料PPT是很自信的,我相信16个人里没有人比我做的更好,哪怕他们实力很强,当然就算有做的好,也不会超过5人,接下里就看讲得了。

    在面试期间我一直在四处出差,前脚面试完,第二周就去了济南,然后去了成都。在成都时整体成绩就快出来了。

    周三开始有人陆续跟我开玩笑说,你这次考试成绩不错啊,你过了知道么。

    我肯定不信啊,这肯定是玩笑,我对自己的成绩还是有认知的,笔试太低了,面试除非是最高分,否则很难晋级。

    到了周四还有人跟我说,你这次考试过了。

    我当时是在外地么,根本不知道他们这是哪来的小道消息,半信半疑。

    周五成绩出来了,开始面向大家公示,我激动的打开网页,从头到尾一共有13个人,没有我的名字。

    那一刻心理是拔凉拔凉的,其实我知道自己应该过不了,但是要不是有的人一直在跟我开玩笑,那我还真就不放在心上了,这下子更失落了。真的很难受。

    接下来的日子里,总部各部门开始散播一个小道消息,大家都在传,说我考试没考好,然后很刚去找到总经理查分,问为什么。

    我一开始也不知道这个事,后来听有的同事告诉我,我又是一惊,啥时候有人爱传我的谣言,这都哪跟哪啊;我凭啥找总经理去查分,跟他对峙啥呢。

    后来自己也懒得理他们,不过我能隐隐约约猜出来是谁造的谣言,人啊,不仅见不得别人的好,还见不得别人的不好,邪门了。

    这件事整个经过就是这样:

    我笔试考的不好,面试分不知道,最终结果没考过。

    我查分了么,查了,问了人力要了下自己的分数,因为当时很奇怪没有晋级是没有公布分数,而其他部门无论是否晋级都会公布你的成绩的,所以我想知道自己差多少,其实这也是徒劳,笔试要是高一点,绩效好一点,那这次机会不就抓住了。可是我做了一件很傻的事,去查分。

    这次失败教训是什么呢,考试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你准备好了么,不该打无准备之仗,无论是阴谋还是阳谋,我做的够么。如果一开始就选择了闭卷的方式,那你要多努力才行,看十遍有用么,你至少要看一百遍吧,毕竟这些都是我平时很少接触的业务。没有看到一百遍,还想考个好成绩,那就是心存侥幸。

    这次考试失败就在两次心怀侥幸:

    第一次是准备不足,看10遍就想拿个高分,你凭什么;

    第二个侥幸是以为面试可以力挽狂澜,扭转乾坤,这不更是痴人说梦么,这次考试分三场,第一场是绩效,我是垫底的,第二场是笔试,我也是垫底的,第三场面试,我怎么就会第一呢,哪怕是第一,也很难改变结局的。

    当然了更大的错误一定是找人力查分,既然结果已经是惨淡的,我查不查有啥区别呢。最终也查到了分数,跟最后一名晋级的人差0.4分,好像就差0.4分么,就那么一点点。其实不是的,因为分数是百分制的,要乘以对应系数才会出现这个结果,所以还原回去,我的单项分数,比如面试比他低10分左右,而实际上我的面试分数也是所有人里接近最低的。那么这还用说啥,笔试垫底、面试垫底、绩效垫底,总结果自然是落榜了。

    第二个教训就是心存侥幸,自欺欺人罢了。不敢面对失败比失败本身更可怕。

    第三个失败:开会不是一群人热热闹闹就完事了:给你一个团队或者一个小组怎么管。

    我自以为一个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可是很快打脸时刻又到了。

    到了4月,领导让我全权负责工作坊,在成都召开,所有会务和会议内容流程全都我来协调。

    接到这个任务,我很激动,知耻而后勇,翻身的机会来了。

    领导特意安排几位同事来一起做,几乎部门所有人都来支援了,除了一位休假的,还有技术部门也抽掉三个人来支援这次会议,我们这个会务组等于有六个人,太富裕了。

    我把每个流程都反复推敲,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分工,给每个人安排了工作,注意这也是后面问题的由来,安排工作,你是谁呀,你就能安排跟你平级的同事,这一点我一开始真没意识到。

    开始大家合作很好,会前沟通几次,明确了会前会中都做什么,会场谁负责,吃饭就餐谁负责。我还担心他们平时活多,我基本把很多提前做完,还贴心列了一张清单,大家参照清单干就可以。

    比如,我把采购用水协调好,自己付了钱,然后让同事直接会前去接收就可以,并且现场找人发放掉。

    吃饭的细节也都亲力亲为。

    有时候我也在想,不是有队员么,让他们做啊。(他们给我的答复是之前都是你自己做的,我们不清楚,你就告诉我接下来怎么干就行。然后我想那我就搞明白再让他们接手吧。)

    可是大包大揽的毛病又犯了,我以为是在帮助他们,让他们少干一点。

    结果,我干的越来越多,他们却没有多少事可做,这也埋下了伏笔。

    后来成都会议开始了。发现现场实际情况层出不穷,比如现场椅子不够用,桌子要重新布置,赶紧找人,大家一起上手干。比如会议室不够用,大家找我去协调,其实我提前跟技术人员定了很多会议室,但是还不够。

    比如,现场投影不好用,大家找我来调试。

    比如,晚宴用酒没有领出来,工厂说酒没有了,我又去协调,当酒可以领了,又要自己拉走,我又去找车,再送到食堂,又把酒冰好。

    这期间我完全忘了,之前说好的分工呢,其他团队成员在干什么,他们在会场开会和讨论,我像一个救火队长,一会来个人跟我要插排,一会来个人问我要晚上班车开的时间,一会有人问我明天大家行李放哪里,一会有人问我条幅明天挂不挂;一会有人问我,这个会场椅子不够了,去哪搬。或者某某会议室怎么在哪里、怎么走。

    我感觉那两天我像是一个导游,硬生生带着50多人的队伍艰难前行。

    大家很累,我也很累。

    会议是两天半,每天早上我七点钟就吃完饭了,赶紧赶到会场去做布置和准备,那几天早上还在下雨,雨水打湿衣服都浑然不觉,真着急啊,这么多人来这开会,会场不准备好,一会九点多人来了,可怎么办呢。

    我坐地铁30分钟到了会场,布置会场、接收几十箱矿泉水,再找前台要白板,清点桌椅是否足够,摆放好插排和水。还有收拾前一晚的东西,归拢道具和物品等等。等到大家坐车班车来了,有的慵懒的伸腰时,我已经在这里忙活了2个多小时了。

    后来我才意识到自己太自负了,我没有做好分工和执行跟进,一个人在这累死累活,完全沉浸在个人“表演”中不能自拔。

    这次开会内容很多,具体安排是:

    第一天上午有五场场培训,下午又培训又有一场,然后分组讨论;

    第二天上午他们分组做汇报,还有一个培训,下午继续分组讨论。第三天上午继续汇报。

    等到会议终于开完了,我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总算忙完了。

    前一天晚上我特意自掏腰包请一些会务成员吃成都地方中菜,感谢大家付出。

    可是等会议结束了,大家都走了。谁也不知道,我被领导训了一顿。

    还是在那个开会的现场,桌椅还没有复原,我就站在桌子中间,领导骂了我足足半个小时。

    领导一连串追问我:

    这个会你以为开得成功么?

    达到目标了吗?

    开得是什么玩意?

    你有没有问过各个中心,他们听懂了么?学到了么

    再说,这个会议内容讲得是啥,内容质量你都把关了么。

    让你负责会议你看看自己都干了啥。

    他是真很生气,发了很大的火。

    当时整个人懵掉了,我低头看着地面,不敢看领导的眼睛,就像是一个天天闯祸的小学生在罚站。

    我当时是懵的,一开始不服气。

    我知道这次会议有问题,一群人热热闹闹来了,讲了一大堆热热闹闹的东西,然后又热热闹闹散场了。

    从主办方角度,会务上不是尽善尽美,但是没有影响会议开展。

    从会议内容上,培训做了,讨论组织了,汇报也有了,按理说想要的都拿到了。

    但是做了等于做好么,这次会真的开得很成功么。

    领导训我时一开始我想不通,为啥都是我的问题呢,开会效果不好怎么就是我一个人造成的么。不过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我很快回到了问题的根源。

    我站在空荡荡的会议室,周围都是桌椅,上午这里热热闹闹的,下午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着,面对着领导的训斥。后来技术同事回来拿东西,看着我在这里挨训,屋子里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得见,她赶紧灰溜溜的走了。

    那一天,我渐渐明白了:这次会议确实很失败,而且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从会议内容上,信息量过载。

    培训课程太多,一股脑全都给50多人塞进去,可能么。

    第一天上午讲了四场,下午讲了一场;

    第二天下午讲了两场,第三天又组织中心分享两场。

    这还不算各组汇报的,五个组汇报两次,等于一次会议培训八场,汇报10场,这一切都是在两天半完成的。

    本来会议议题就两个,可是会议开始前技术的领导和我的领导又加了几个,而在培训形式上有的分享人还是用自己逻辑在讲,下面有很多用户第一次听、跟不上、听不懂,一脸茫然。

    不是你培训了,把自己想讲的说完了,培训就达到目的了。

    我们很多人都是从知道一件事角度去讲,这一点外部公司更是如此,自己讲的很嗨,可是他没考虑受众什么基础,你讲的对他有多少帮助。而是把自己以为有加内容用的全都倾囊相授,结果台上热火朝天,台下一脸茫然。这样的会议、这样的其实培训特别多。

    讲了,不代表讲明白了;

    听了,也不代表就听懂了;

    开会了,风风光光不代表达成目标了,可能只是自嗨。

    这是失职。

    第二、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呢,如何处理信息量大和消化时间短的矛盾呢。

    当他们加培训材料,临时加内容时我没有阻止。是因为他们是领导,他们说的话必须要听呢,是因为这个会议他们是最大的赞助方和主办方。所以不得不服从么。

    信息量太大,听众消化不了,贪多求大,适得其反。我在会前其实已经觉察到培训材料越来越多,整体时间被拉长了太多,可是没有任何行动去跟领导沟通,这就是是失职。

    换句话说,如果我说了,但是没有采纳,那么又该如何把会开好呢。

    其实领导们出发点也是为了工作,想着既然这么多人来了,把几件重要的事一起说了吧,现场开会总比线上效果好。

    如果不得不加内容又该怎么办,比如可以加时间啊,两天半变四天半或者五天,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么。或者有些培训内容提前下发,提前熟悉。这些当时我又是一个也没有提出来,这又是失职。

    第三、从会务上,没有组织好。

    一个现象,会议开始后到会议结束,无论是参会的还是做会务的人竟然一致觉得,这个会是你王建一个人的大会。

    拜托,这种感觉怎么出现的,本质是自己没有调动身边人进入会议角色,结果我一个人累死累活,其他人闲得无聊。

    所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我这是:一人无能,拖累一群。

    这也再次论证了我领导能力弱,给我六个能人却没有发挥出他们的长处,最后变成了我一个人唱独角戏,还沾沾自喜终于把会开完了。这又是无能。

    更讽刺我的是,有的队友认为自己的会务工作在会议开会前就已经都做完了,结果开会时她在认真参加会议。我们的分工表呢、工作清单呢,真就变成了一张废纸。

    这是无为。

    会务问题暴露出我的组织能力差,不会求人办事,求人做和下命令做不一样的,这个情况下会务同事不是你的下属,下命令是无效的,那我肯不肯低三下四求他们帮忙呢,卖个萌,或者撒个娇,或者给他们买点好吃的好喝的,或者其他的办法呢,你不低头别人为啥帮你。这就是不懂变通。

    第四、这次参会的人有50多人,有多少人是为了学习为了进步,有多少人就是为了玩,多少是被迫来的,会议过程中,对于这些开小差的、心飞走的人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把他们吸引回来吗。

    这是不会抓大放小,抓重点的事和人了么。

    第五、会议内容和形式都很重要,你不能把参会人聚焦在内容上,那就算他们人坐在这里,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内容和流程设计需要下功夫,多花些心思,不要全是密密麻麻的学习和讨论,也要适度放松,内容一定要精彩,适度穿插一些有趣的短故事,没有价值的废话就不要讲。

    本次我没有组织八个讲师提前彩排,对于怎么讲没有要求,拖堂怎么办也没有说,于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让本来人心浮动的会议更加“混乱”。

    他们讲的内容和方式,我本来是可以提前把关的。

    可是在会前我把90%精力都放在了会务筹备上,一方面我以为培训内容没问题,他们都是资深专家,身经百战,这次会还没有几位领导,这个地方不会出问题;

    另一方面,会务上琐事太多,给我了六个人,每个环节我都得亲自过问和协助,队员经常跟我说,这个地方我不熟悉,之前是你弄的,你继续吧,我只干能干的。

    我于是一人扮演三个角色,救火队长,答疑解惑的,跑各种流程的。还有一个角色,我也是一个讲师,写材料的。

    这又是逞强。

    所以基于上述几点,你说这个会议能办成功么,失败是注定的,

    总结这次教训,开会不简单,开好会就是做一个项目,不要试图一个人去搞定一切,这是伪命题,不能调动身边人帮助自己,本身就是能力的不足。而让大家都觉得这个会就是我自己的会,更是滑天下之大稽,其实4月绩效我给自己扣了几分。

    计划、组织、协调不是列一个清单,开几次碰头会就可以落实执行的。

    执行难点会很多,怎么确保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呢,如果从一开始我就明确自己管不了这群队友,那么为什么不向上借力,让领导把工作分开,把我的所谓的权力下放出去,比如小赵就负责所有跟吃饭饮食相关的,这个命令请领导亲自下,比如小田就是负责所有现场会务工作,所有会场中的事情都归他管,小马就负责所有会前布置和会后整理。如果我的影响力不够,还不能驱动他们干活,何必在这里逞能呢,难道这次会议没有我就举办不了吗。

    可以想象,如果这次会不是我组织,而是其他同事,一定可以办好,但是为啥轮到我组织就这样混乱了呢,本质还是没有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团队管理和建设,可不是几句吆喝,几杯奶茶和一堆零食,恩威并施就是管理么。当我看到很多领导每天忙着开会出差,我就很好奇他们是怎么管理自己的团队呢,团队建设靠什么呢,目标感,还是散养,项目驱动么,还是靠自觉么。当然领导有一个权力就是扣员工绩效,可是这个也不能一直用,容易激化矛盾的,扣一次员工就会脸上挂不住的,如果再扣一次,员工基本就绝望了,甚至破罐破摔。那么他们怎么管理团队呢,组织开会,用目标驱动,用梦想感染他们,或者有的领导干脆不管,直接把任务派发出去,我只要结果,干不完我就把你一顿骂。

    所以当我当了所谓的一周组长(会议前后时间),我发现带队伍不容易,你想向东走,可是队员怎么想呢,向西的有,或者跟你走但是慢慢走。有时候1+1不等于2,可能等于0;1+6呢,可能等于1。

    后来听到公司赵总在开会时用到的一个例子时,听了很有感触,他说,你们以为做个普查很简单么,把活布置下去就完了,这样就是执行么。这就好比,今天我让你们带100人从成都啤酒厂到成都人民广场,要求11点前到,你会发现这100人,有的人一出发就不见了,有的人走一半就走不动了,有的人找各种理由开小差,最后到了11点你看有多少人能到目的地呢,这才是执行管理要考虑的。

    其实,大到管理一个团队,小到一个小组,都是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你拿什么调动别人,靠权威、靠权力、靠小恩小惠、靠光荣与梦想、靠培养亲信、靠杀一儆百,其实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你会发现很多人是把领导想得简单了,有人认为自己越闲,下属越忙就是一个出色的领导;有的领导是习惯恩威并施,立威,也就是杀一儆百;有的习惯和稀泥,一团和气,结果团队没有多少战斗力和朝气。做一个领导不容易,做一个能带队伍打仗的领导更不容易,至于怎么带队伍我也不知道,我不是领导,只是感觉这个问题真不简单,却经常被我们忽视,哄着、骂着、推着、捧着,这是带队伍么,你觉得呢。团队慢慢出现问题往往管理和建设跟不上,就像一个人总是追求权力提升,却忽视道德提升,结果能力越大,权力越大,破坏力也越大。

    这一年三次失败,其实不止这三个。只是它们三个比较典型,而且很集中,全都发生在三个月内。

    中间有个故事,四月刚开完成都会议,第二天上班早上刚出门不到十分钟我就直接挂彩了,骑自行车三十多年了,居然在熟悉的路上重重的摔倒了,整个人飞了出去,摔到满脸是血,眼眉上也摔破了,后来缝了几针做了整容。

    当我满脸血葫芦的站了起来,踉踉跄跄的把车子停好,再跌跌撞撞的走向地铁;我先到卫生间对着镜子一看,才发现这个样子太吓人了,当时照片我也拍了,就像是被人给揍了一顿一样,脸上和衣服上都是血,无论怎么擦都是一直在流血。

    不过从摔伤的那一刻起我就释然了,摔伤后,我感觉整个人神清气爽了,以往一直被失败笼罩着,开会失败、考试失败,组织协调也失败,这回好了更失败了,命都差点都没了。

    那一天我其实想继续去上班呢,虽然很疼,可是后来想想作罢吧,我这么拼为了啥,讨好谁呢,我越在乎一些东西越得不到,我以为努力就会得到领导认可,好好复习就可以加点薪,以为好好干就会让领导满意,以为自己多干一点同事就会轻松些也会感激我,到头来最单纯最傻的竟然是我自己,当我摔成血人倒在地上,没人敢来扶我,路人依旧步履匆匆去上班,那我又何必把这些事那么放在心上呢。

    这是四次失败,不懂得从失败的阴影里走出来,你难道要继续折磨自己。幸亏那天一摔,不然我可能要跳楼一百次呢。不是心结多么重,你看这几个月累死累活,没有人对我说一句谢谢或者辛苦了。我这么拼为了什么呢。

    时隔9个月,当我再次审视这四次失败时,我发现当时自己真的是心结很重,事业心很重,却用错了地方,难道说我把会开好了,考试考好了,让领导满意了笑成花一样,人生就万事大吉、一帆风顺了么。他们可能对我很严厉,可能只是鞭策我一下,而我过激的反应,太在乎了,让自己差点崩溃,这又是不成熟啊。再看当时的自己太幼稚了,做事有很多方法,你为啥偏偏选择一条路走到黑呢。做人也有很多方式,你偏偏死磕自己愉悦大家。这不是挖苦自己,而是当时自己被很多东西蒙蔽住了,我太想向领导和身边证明自己了,太想要一句他们的认可了,就像许三多在钢七连就像让班长史今认可自己一样。说到底还是自卑的表现,我不接受失败,结果让自己更失败,这怪不得别人,甚至我非常感谢我的领导,他骂我让我清醒了很多,如果没有那一次,我可能还是在自卑里活着,还以为那是尊严和荣誉。

    所以如今,我经常中午带饭,吃的很简单,也不觉得多丢人,有人天天锦衣玉食,好吃好喝,我吃点粗茶淡饭也可以甘之如饴。

    这一年我搬了一次家,住进1300元的单间,三个陌生人一起合租,住在离公司30多公里的城乡结合部,其实这个房租也挺贵的;

    这一年吃的最多的就是土豆,几块钱的打折土豆可以吃两周,有时三十多块钱的菜能吃一个月,这样我也觉得过得很好,其实没有啥好丢人的,我吃自己双手挣得,心安理得。

    其实我在疫情那两年,有一个秘密,就是我在公司办公室住了大约一年多,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也有人猜到了。白天在公司工作,晚上躲进睡袋里睡觉,当时觉得很奢侈,睡在北京二环边。这里寸土寸金,我提前住进了富豪的家里。现在想想这也没有什么好丢人的,我记得那会还有两个不认识的同事也住在办公室,后来就剩下我一个人,冬天那会特别冷。当时很多人问我下班怎么还不走呢,来的总是最早走得总是最晚。这么做不过是为了省点钱,多剩点钱,又有什么好丢人的呢,这就是我的生活嘛。

    我的工资收入是不高,那又如何;

    没有赶上升职加薪,又能怎样。

    再说了现在回头看看那时候的自己真的太差了,真要是给我升职了反而是领导们眼瞎了。

    不过没有得到这些,我也学会了让自己内心强大,增强屏蔽力,抗打击,学会与失败相处,学会得不到也保持内心平衡。当然也慢慢找到身边的快乐,每一天都可以很知足与感恩,这真不是阿Q精神。就像我今天看了121本书,我的收获未必比那些一年收入三十多万、五十多万、一百多万的领导和同事们少,他们收入比我高出很多很多,但是我可以自嘲到这一年我的阅历不比他们少,121本书就是121个人的人生。

    当然这么说也不是为了跟他们比较出高低,他们能收入那么高绝非偶然,背后的辛苦和代价也只有他们知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风景和花季,也有属于自己的财富。有些执念当你可以放下了,你就释然了:我不在乎自卑,自卑怎么能伤害我。

    失败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心结就是自卑,也开始努力走出来,学会去放得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失败,我终于有勇气说出那个秘密了(2023年总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mb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