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其实我也曾经是一个很能写的孩子。
小时候的作文就不必说了,整个小学阶段班里大部分的广播稿(这个词裹挟着一股浓浓的陈年旧灰喷进我脑海)都是我写的。中学阶段,小城市缺少机会,没有参加过什么像样的作文比赛,但从初中就开始在报纸的夹缝里发表小文,高中时更是得到了一笔巨额稿费,好像是150块(对于一个生长在90年代的孩子来说,这笔稿费巨得都把我砸晕了)。编辑告诉我,这笔钱比他们的标准要高,但是因为我写的实在好,就多给了一点(还有这种操作?)
那时,能写,也爱写。尤其喜欢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写得最酣畅淋漓的一段时间,正是我们站在举国欢庆的大事--高考的门槛前,开始忙,又不是特别忙。我天天写,日日写,连晚上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忍不住一遍一遍地过着突然出现在脑海里的句子,恨不得马上天亮把它们写在纸上才安心。
我现在这个笔名,吴憾,就是那时取下的。我妈妈姓吴,我很爱我的妈妈,我想人生里少一些遗憾。
很快我就能知道,人生,就是由很多很多遗憾构成的。从一开始的恐慌,挣扎,到习惯,最后放弃,其实用不了太久。家庭的变故不提也罢,我写作的兴趣也好,一点点的灵感也好,在大学一阵笔耕不辍的流水账日记后,再而衰,三而竭,慢慢彻底偃旗息鼓了。还记得可称作最后一次的挣扎是大学快毕业的时候,我心里一次又一次的想,我要把大学里这些好玩的事情都记下来啊,现在不记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可不是,真的再也没有机会了。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忘了就是忘了。
2
为什么现在,我要参加写作训练营?原因无他,因为我想写,我想表达。
我想给爸爸妈妈写回忆录,我记得他们陪伴我长大的点滴,我记得他们在属于他们的时代留下的青春印记,可当我要提笔,却一片空白。
我想记录孩子的成长,我感受着他身体的温暖笑容的美好,我震撼于他幼小的灵魂展现出来的善良和倔强,可当我要提笔,却一片空白。
我想写读书笔记,我一本一本地看着书,看的时候深受启发醍醐灌顶,觉得上帝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可这扇窗随着书页的合拢就关上了,当我要提笔,总是一片空白。
我想与他人交流经验,在为人父母这条道路上,我爱学,努力学,我想总结,想分享,想互助,育儿前行不易,希望我们都能走得踏实,可当我要提笔,却一片空白。
我想能像记忆里的妈妈一样,读书,记书,摊开一桌子的书,能很快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妙笔生花,完成一篇又一篇论文,可当我要提笔,却一片空白。
这就是我参加训练营的初衷。我想让爸爸妈妈的爱有迹可循,我想让孩子的成长有迹可循。
3
无戒老师所说的10000个粉丝的“小目标”对于我无比遥远,远到我根本没勇气把它作为目标。但我也给自己制定了几个可量化的“大目标”:
1 完成日更100天
2 突破舒适区,能顺利自在地写出读书笔记,育儿知识等说明、议论类文章
3 公号发文,赚到一笔稿费
再说一条吧。最近在看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作为一个昨天跑量首次突破1000公里的低水平中级跑者,我希望也能写一篇《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而不是一想起写跑步,脑子里只有:好累啊,可我还想跑。
日更第5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