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拼命努力了,成绩还是提不上来?
为什么同样在上班,别人一边上班,一边考研,我却被工作和生活就已经搅得焦头烂额?
很多人是不是都有这样的困扰呢?
在遇到《自学大全》之前,我也和大家一样,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干了些什么。

自从看了《自学大全》之后,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是我们都没搞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作者自称“读书猴”,他小时候也非常不擅长学习,注意力很难集中,20分钟就会走神整整花5年时间才能读完一本书。
当他自己意识到想要学习的时候,他就去收集历代自学者的方法来克服自己的弱点。
这本书中一共收录了55个非常有效的自学方法。他说,“学什么”比“怎么学”更重要,“能不能坚持学下去”则比“学什么”还要重要。
我们往往到处寻找学习的方法,但为什么别人传授了经验之后,对我们依然没起作用?
所以,我们首先要搞明白的问题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是什么在妨碍我们坚持学习?
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者对人类的认知进行分析之后发现:人类的认知和行为,会通过两种系统产生。
系统1产生的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会自动迅速地产生反应;系统2则会有意识地控制反应速度,先经过思考之后,再去反应该如何行动,所以比较慢。
一般来说,我们之所以感觉到学习很难,是因为大脑会首选系统1进行反应,它会认为这个内容与当下的事情没有直接关联,便潜意识生成“这并不重要”的信息,这导致我们学过之后很快就会忘记。
所以,如果想让自己进入到学习状态,就必须启动系统2,不能让大脑被系统1所控制。

科学家发现,系统1是认知偏差的源头,它并不会因为学知识而发生改变,在大多数情况下,系统1的控制力都会比系统2更强。
故而,在学习的时候,我们需要暂时关闭主管直觉和情感的系统1,让能够使用假设思维的系统2运转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够学会那些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从而把这些知识很快地消化吸收,融会贯通。
成年人没有老师的督促,自学更需要不断强化系统2,用它来控制系统1,才能完成自学这件事情。
作者将自学形成了一个流程,先解决“为什么要学”的问题,再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最后解决“坚持学下去”的问题。
他还创新地在书的最后为我们制定了自学烦恼索引,根据我们产生的烦恼,去寻找我们想要的答案。

比如目标过大,那么就去到46页看一看,可以用画一张未来的缩略图来解决这个问题,或者自己来绘制一下学习的地图也可以解决。
这本《自学大全》真是太实用了!或许只需要使用两三个方法,便能改变现在的状态,还在犹豫什么呢?赶紧行动起来吧!
说明: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图片来源网络,侵删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