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敦煌大历史》:失败的丧钟为匈奴而鸣

《敦煌大历史》:失败的丧钟为匈奴而鸣

作者: 小白本白 | 来源:发表于2023-11-17 18:10 被阅读0次
    玉门关

    本文为本书的第二章:思路开启与佛教东传及第三章:汉匈战争与河西四郡读书笔记。

    一、玉门关的由来

    文中由两次重要的考古引入话题,证实了敦煌盛产玉石的实事,

    敦煌之所以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汇的枢纽,首先因为它是古代玉文化中西玉东输运动的枢纽。

    当一车车的美玉从敦煌输送到中原的时候,它们经过的第一个关口就叫玉门关。

    二、冒顿的仇恨

    匈奴的头曼单于为了不被别人吞并,将自己不喜欢的大儿子冒顿送去了占领了整个河西走廊的草原霸主月氏当人质,试图与其结盟。

    从小生活在“他国”的冒顿并不好过,渐渐学会了“骑射、隐忍、权术”以及“复仇的雄心”。

    一次,冒顿在头曼单于与月氏的战争中逃脱,重回匈奴。

    这时候的冒顿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冒顿,他精心筹划了杀父计谋并得逞,成为了匈奴的新单于。

    之后,冒顿的野心就越来越大了。他先盯上了繁华的长安,后又盯上了月氏这只“美丽的梅花鹿”。

    在长安没怎么尝到甜头的冒顿进攻了自己从小受辱长大的地方月氏,他和他儿子先后进攻月氏,最终使得匈奴统一了漠北草原,实力达到了巅峰。

    三、佛教的东传

    本书提到了佛教的传入中国的起因,是汉明帝“梦见一个闪着光的金人从天上飞到了床榻边”,第二天他就告诉群臣,想要解梦。博学的太史令告诉皇帝,那是传说中西方的大圣人,叫佛。

    于是皇帝就派人西去求佛。

    这些人找到了被冒顿灭掉的向西逃亡至阿富汗地区的月氏一族,此时的月氏已经在逃亡的路上分分合合了数次后被重新整合为了大月氏,他们所在的地区深受印度佛教北传的影响。

    皇帝的兵在大月氏找到了两位高僧,众人带着佛像和经书,“经大夏、西域、河西走廊之后抵达洛阳”,面见圣上。

    佛教由此传入了中国,后汉明帝为两位高僧在洛阳修建了佛教在中国的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白马寺

    四、汉朝逐渐控制河西走廊

    汉朝一直忌惮匈奴,“高祖刘邦被围困在白登山,文、景两位皇帝委曲求全采取的和亲政策,都是因为匈奴”。

    这种局势在汉武帝这儿,终于画上了句号。

    这主要是因为,汉武帝的雄才大略还有他非常能耐的大外甥霍去病。

    霍去病十八岁的时候,第一次出征,就带领着舅舅卫青的八百名“壮士”,领军冲入匈奴境内主力,吓破了匈奴的胆。作者写到:“从此,大汉王朝升起了四百年最耀眼的将星,失败的丧钟已经为匈奴而鸣”。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的日子并不好过。

    匈奴横跨漠北,占据河西,联系青藏,对汉朝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

    这年,霍去病二十岁,经过两年的历练,霍去病已成为攻打匈奴的主力,他以非常迅速及勇猛的姿态快速占领了匈奴多个地方,在一系列战斗中,匈奴王不是被俘,就是投降。

    此战过后,汉武帝终于控制了中国内地通往西域的要道——河西走廊,实现了“断匈奴右臂”的战略目标。

    公元前191年,汉武帝集中十万骑兵,卫青霍去病双将出征,在漠北展开了汉匈最大规模的战斗,彻底歼灭了匈奴主力,消除了匈奴在汉王朝的长期威胁。

    河西走廊

    五、霍去病的战斗力

    霍去病对汉武帝的贡献是巨大的,河西四郡除敦煌外的三个名字的命名都与霍去病有关,

    张掖的名字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这个名字同样是汉武帝对霍去病的追思,纪念他开拓河西走廊惊天一站,终于使大汉帝国可以舒展的张开手臂。

    霍去病去世后十三年,汉武帝想再次攻击大宛国的时候,却很难找到霍去病、卫青这样的优秀将领,李广利领命惨败,耗尽了汉武帝国大量财力物力,却只换来一些汗血宝马。

    多少年的过去了,这片土地上的传奇故事从未停止过。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敦煌大历史》:失败的丧钟为匈奴而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pe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