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又到“六一”国际儿童节,最近一周校园内外、朋友圈中尽是欢快的节奏,愉快的笑声,掌声连绵、拍照不绝,孩子们按照大人们的预设“幸福”的度过自己的节日,不能不说他们不快乐不开心,但小朋友们真的觉得这样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吗?
今天中午托管时间到班上巡查,几个孩子问道,“校长,六一节怎么过,学校放假吗?”“上周五的下午,我们不是表演节目,大家在教室里看直播,有的班级自己也组织了小活动,你们不是玩得蛮开心吗?”我笑着与她们交流。
“不好玩,光看,我们也没得机会参与,我希望每个人都可以玩,还有奖品,如果您和老师们也表演节目,那多好玩!”
是呀,虽然我们要求更多的同学上台表演,但总有人上不去的,他们确实除了呐喊几下,很多都是按学校或班主任要求开展,自己的主动权很少,孩子们的节日除了固定要求的内容,其实可以和孩子们沟通,吸取他们的意见,比如让老师为他们表演节目,比如给每个人都有中奖的机会……我突然回忆起刚参加工作时,六一儿童节表演节目是肯定少不了的,但还有一项活动就是每个孩子都有5张活动券,我们每个老师都是各场景项目工作人员,如吹蜡烛、水中夹玻璃珠、大头娃娃画嘴巴、投沙包、蒙眼敲锣等等数十个游戏,孩子们拿着活动券参加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根据成绩获得不同小红花,再用小红花换自己中意的小奖品,孩子们是真心的快乐,老师们是有点辛苦,但这点累真的很值,那是一种纯粹的快乐,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能感觉到孩子们的幸福。只是现在单纯的表演,而且是从大人们的感觉中评判他们的表现,我又突然记起原松鹤路小学李伶校长让六年级学生自己设计六一活动进行毕业献礼,用近半学期的时间来准备,最后上演一场让所有人惊喜的“文化庙会”,让孩子成为活动中的主角。
其实我觉得在六一儿童节,全体教师为孩子们表演节目也能更好融合师生关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和孩子们是一起成长的好朋友。我们也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去激发他们的潜能,在活动中体验生命的成长,让他们更具信心、勇气和责任感。
“六一”儿童节如何过,表面上只是一个简单的节日问题,更深层次上是我们对孩子们的教育观,我们是否能从他们的视角出发。如果我们改变对孩子们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应该又是一个新天地。
![](https://img.haomeiwen.com/i5779432/dab7a3534afa387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