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知录】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可以凌驾于另一种价值观之上
今天的文章启示来自于一句话,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一件事。
那句话如下——
一些人随身带着“焚尸炉”,看到和自己不一样的人,就想把他们扔进去烧掉。我们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把那座“焚尸炉”扔掉。我们读书不是为了让自己有优越感,否则,书就真的白读了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脑海里浮现出两件事——
第一件是高中时候的事儿,当时和某个同学不对付,然后有一次老师抽中对方上台做题,结果对方没做出来,而后我便嘲笑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件事,不是某个特定的事情,而是某一类事情的汇总。对某些事我会天然带有自己的评判视角,认定什么样子才是对的,所以,当出现意见不同的时候我会予以批驳,最后两方都不欢而散。即使有时候自己控制住不去争辩,但是内心依旧抗拒,满脑子都是各种涌现的念头,且往往来说,都未见得是什么平和的想法。
所以当阅读到那句话的时候我在检视过往的言行模式,觉察那种因为"自认为"自己拥有正确或者更高级别的所谓价值观时候内心涌现出的优越感与傲慢,以及,对待不同意见或者不如自己的人时内心的念头。
恍然发觉,所谓读了那么多书,内心依旧抹不掉的是"评判心",视图用"一种价值观"凌驾于"另一种价值观"之上。
还好的是,还是有些时刻能够做到摄受心念,求同存异,脑海里自然涌现出1月份和朋友的一次沟通,类似的表达大概19年就提及过,"为什么关系能够保持",也许就因为这种"话不投机之下依旧尊重彼此意见表达的态度吧"。
自然,回退回来再思考——
1.类似于"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契机者良"这样的平等心修行的认知早就接触,但是未见得真的做到了,大概率是"下士闻道,大笑之"的状态;
2.等到好不容易开始重视,却也常常不能持续做到,会因为时机与对象的变化而破防,由此可见修行的难;
3.好的是,能够有次觉察与记录的习惯,至少还有机会持续审视那些念头,并逐渐解析与打磨,以求自身心性修为的日趋完善。
放之于日常言行中,如是思维——
一句往日收藏的、特别认可的话语
当我们试图用文明道德这样的一个利刃去指向她人的生活的时候,请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在用谁的道德标准,绑架的又是谁的生活。在复杂的现实与社会的分层之中,请更为公允地去思考道德秩序这样的问题。
而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与生计可能性之下,也要正视不同人的活法,也更为善意地去对待我们与他人的关系,都不容易,我活,也要让别人活。
至于日常的修行功课,想到了日常的觉知记录习惯,参考《非暴力沟通》,对每一个涌现的情绪与念头都予以记录并审视,想来如此也算有机会如此日进一步了。
以上,诸君共勉,思之行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