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儿常说:帮助他人,快乐自己。我知道这句话她是从手机上学的,经常跟我说我们要互相帮助。
但是我没有真正体会这句话的意思,我觉得是很无聊的一句话。而且,我想凭什么帮助了别人自己就快乐呢?瞎扯,不可能,这样的话大家都去帮助别人了,我以前也帮助过别人,也没觉得自己有多快乐。
今天的一件小事让我发现了这句话的意义。
早晨上班路上,收到一条微信,一个好朋友发来的,她在上海开了一个乐高教育机构。她说她最近开除了一个员工,因为这个女孩子人品不行,今天这个女孩子给她大从点评上写了一个差评,然后她把截图给我。
没有明说怎么办,或者你帮帮我之类的。但是这么说我就知道她的意思了,她为这个差评困惑。
我认真看了一下点评内容,我想我要是她的话我也会有点焦虑的,毕竟差评会影响转化的。
这时候一个思想进去我脑子里,跟我说:这是一个机会,一定会有办法的,要感谢她。
所以,思考了两秒钟我语音回她:
【我看了这个差评,内容还不至于这么坏,他评论的是整个乐高行业,不是我们这家店。我觉得家长不会因为她的只言片语就有所改变,家长自己会有选择的。而且她现在是在气头上,别理她,也不要在下面回复她,这种小人我们离得越远越好,跟她纠缠就是浪费时间。再过几天,等她气消了,联系后台看能不能删掉,不能的话再在下面给她回复估计她也没心情处理了,事情就变的简单了。
而且我觉得既然是点评,就一定会有好评有差评,差评是难免的,再加上同行业的恶意点评,这个是无法避免的,就像我买东西也会看到一些差评,但是我会更多的看好评,看产品介绍。
既然好评这么重要的话,能不能找人刷单,一个差评,多刷几个好评就行了。】
说完这些我自己还挺满意,她回我,是这个思路,有道理。
就是这件事让我很有成就感,我想起来女儿说的那句话: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真的是这样的,帮助了别人,自己也很开心,双方都开心,这是双赢的模式。
那么为什么以前有时候帮助了别人自己就不开心呢?甚至显得很尴尬。
比如我跟老公说,你今天换这件衣服吧,刚买的好看,我顺便把你原来的洗掉,我对你多好。但是他不要换,就穿旧的,我觉得他真是无厘头,新衣服干嘛不穿呢?我会第一时间穿上新衣服的。
比如,在老家帮婆婆烧饭,刷碗。我也帮助了她,但是我不是很开心,我觉得我潜意识里不想每天洗碗,不喜欢别人这么夸我。
比如,帮女儿穿衣服,穿不好她还生气,本来就是她自己的事情,我给她帮了忙,最后却成了我的不对,还要跟她道歉。
比如,别人让我帮忙拿东西,我拿了好几次都不对,我就觉得自己特别没用,明明是在给他帮忙却一点不开心。
再比如,有时候给别人帮忙,不小心搞砸了,让人家更忙乱,我就很自责,心想还是离得远一点吧,不要帮忙了,我帮不了忙。
等等。
就是这些帮助别人的事情,让我觉得,帮助别人不会快乐自己。
我认真想了一下原因,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些不快乐,怎么才能让助人变成为乐的事情。
1.帮助之前要确定对方的需求,要按照别人的要求帮助他,而不是自己的喜好。
也就是俗话说的:要用他喜欢的方式去爱他,而不是自己喜欢的。
2.如果别人不需要帮助就不要帮助了,否则会弄巧成拙。
3.有些挫折是必经的,就像孩子成长中的各种经历,要给她机会去探索,去试错。以后她的衣服让她自己穿,自己的事情尽量自己做。我要多给予她鼓励和肯定,而不是为了省事,我帮你做了。
4.帮助别人首先要看看自己是不是愿意,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表面上帮助了别人,内心委屈了自己。自己不开心,被帮助的也不开心,还不如不帮助。
我喜欢烧火,我可以明确跟婆婆说,我不喜欢洗碗,喜欢烧火,要不烧火做饭的事就交给我吧,把话说白了,说透了,她开心我也开心。
5.给别人帮忙,不要给对方太高的期望,不懂的就问,谦虚一点。做不到的就拒绝,及时求助也要拒绝。不是所有忙都帮的。
6.给意见也是一种帮忙,坚持不求助不给意见。先把对方放在对的位置上,看看他哪里做对了。
7.有些时候简单的可以搭把手的,就直接帮了。比如别人东西太多帮忙分担一下;别人太忙,帮忙搭把手。力所能及的小事,可以帮,无可厚非。
8.帮忙尽量做自己擅长的事,而不是不擅长的事。
9.放平心态,帮个忙而已,有时候就是一句话的事,不求回报。
10.总结帮忙成功的事情,增加自身成就感和价值感,这也是往情感账户里面存钱。
我不是一个善良的人,我距离善良还差的很远,顶多也就刚摆脱小人的级别。我只是想做一个智慧的人,让自己活的舒服,幸福。
我就是小市民一个,一个让熵增减少的过程。
这样,也许,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我就不那么痛苦了,快乐一点。
我们一起来体验吧,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让社会因为我们的一点微光而变得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