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 六祖坛经》讲记(1)行由品第一 开源说法

《 六祖坛经》讲记(1)行由品第一 开源说法

作者: 悟华Lillian | 来源:发表于2018-02-13 03:35 被阅读0次

    正释经文

    行由品第一
      此品是六祖惠能说明自己的身世,怎么会求道、为何去学道、问道,乃至以何因缘登坛说法,怎样开示求法的佛子,近于现代人著书立说,预先写好自叙。德异本中名悟法传衣品,显示自己怎样体悟真理之法,五祖弘忍怎样传授衣法给自己。兴圣本中名缘起说法门,显示开坛说法因缘。欲知这一切,当于本品求,明白惠能自述,就解六祖是怎样的得法。

      开缘说法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

    开缘说法

      不论佛或祖师乃至弘宗演教的诸大善知识,说法必有固定时间,所以开头指出“时”字,时在文中没有明指什么时候,等于佛经所说『一时』,即通常说的『时成就』,或解说为机教相扣之时。但依法海推定,是唐高宗仪凤二年(六七七)的春天。

      “大师”,是德慧具足的尊称,严格讲,如经说:『唯佛一人称大师』。后来各宗学者,为尊重本宗的宗主,也就称宗主为大师。没有相当德学,不能善为教诫学徒,不堪为世人的模范,不够资格称为大师。此处所称大师,是指六祖惠能。

      “至宝林”,宝林在现广东省韶州府曲江县南六十里的地方。原名南华寺,传为南北朝时代,是智药三藏所创建的(五0二)。到唐朝时代,改名中兴寺,或名广果寺,或名法泉寺。到宋朝时代,皇上敕令改为南华寺,或名华果寺,是座相当有名的古刹,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寺内供有六祖示寂后所遗留的肉身像,每年去朝礼六祖的僧俗很多。其中有降龙塔,伏虎亭等十二景为最有名。六祖本住广州法性寺,到高宗仪凤二年,为法缘所牵,乃到曹溪南华山的宝林寺,为众传授禅宗心要。

      六祖到宝林前,声誉已遍全国,为佛教人士所深知而尊敬。到宝林寺,立刻为“韶州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山,“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刺史是官名,为一州的主管,其地位等于府衙监察御史,专门负责举发在政府服务违制犯法的官员。此一官名,是西汉武帝时所立,为监察官性质,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在此专指韦璩(有作据)刺史一人,虽在国家为政府服务,但却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对修道亦认真。韦璩是当时韶州刺史,但他传记,并不怎样明白。“中国禅宗史”说:“张九龄(曲江人)撰『故韶州司马韦府君墓志铭』说:韦司马(名字不详)『在郡数载』,『卒于官舍』,『开元六年冬十二日葬于(故乡)少陵』。这极可能就是韦璩。开元七年(七一九)葬,韦司马在郡的时间,正是惠能晚年及灭后。唐代官制,每州立刺史,而司马为刺史的佐贰。韦璩任司马,或曾摄刺史,坛经就称之为刺史吧”?这是印顺大师的推测,实际经过怎样,仍不怎么清楚。

      韶州为府名,为隋文帝开皇九年(五八九)所立,在州北韶石,所以名为韶州。治理所在地的曲江,辖境相当现在广东韶关、曲江、乐昌、仁化、南雄、翁源等六县市。官僚,指在同一州府内为官的同事或部属。官僚,亦即等于官吏,本不是不好的名称,因三国演义说有『引一班文武官僚出迎』,后常用为贬义词。如现在所常听到或在新闻报导中看到,所谓『官僚习气』,或是『官僚主义』,乃至『官僚作风』,成为不好的名词。大梵寺,在广东省韶州府曲江县的河西,一度曾改名开元寺,北宋改称天宁寺,南宋又改名报恩光孝寺。

      大师进入讲堂,看到堂内坐无虚席等待闻法的大众,感于大众求法心切,立即“升”于他们所敷设的庄严说法的“座次”,本于慈悲心而为大众开示。未开示前,听法大众,依于佛法应有的礼节,“刺史”以及一般“官僚三十余人”,另有“儒宗学士三十余人”,还有“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齐向大师至诚头面“作礼”,并且一同表示“愿闻”大师所说的“法要”。这等于佛经所说的『愿乐欲闻』,或说『我等乐闻』。大众如果没有愿闻『立指人心,见性成佛』的豁然顿悟的正法要义,为什么向大师请求『开缘说法』?现在大师到了,真是如饥如渴的愿闻。(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六祖坛经》讲记(1)行由品第一 开源说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tj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