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言行不一是不快乐的源泉

言行不一是不快乐的源泉

作者: 君雪 | 来源:发表于2016-05-28 16:30 被阅读0次
言行不一是不快乐的源泉

言行不一指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里的言行不一是指自己对自己而言,主体和客体都是自己的情况。这里的“言”不单单是说出过的话,也包括曾经制定的计划,自己对自己的承诺,自己对情绪的反应,自己有意识或无意识动过的念头,只要当真的都算。“行”,顾名思义就是付诸行动了。言行不一一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下意识想做或者有意识想好的要做什么,结果没有做。另一种是明明不想这样做,结果却做了。言行不一的结果就是不快乐,不高兴,不管是针尖大的事还是天大的事,都是这个结果。

      比如打扫卫生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也不太需要太高深的技能。本来想好第二天好好打扫一下房间的,结果到了第二天并没有什么突发事件和不可抗力阻碍这件事的发生,从早到晚任意一个时间点都可以拿出来完成这件事然而没有做。会在某个瞬间发现哪怕是在休闲娱乐呢,心底隐隐有一股说不出来的情绪,似乎玩乐也并没有那么尽兴。

      比如减肥或瘦身或者运动。动了念头,做了计划,甚至办了健身卡,买了辅助器材,还叫了小伙伴一起,工作或生活里也并没有忙碌到必须把这个计划搁置的地步,然而搁置了。一次是这样,某一天又突然动了念头,又购置了运动装备,全副武装,结果又搁置了,如是不定期反复。

      比如遇到某件伤心事,明明伤心的要死,眼泪都在眼眶里打转了,就是硬忍着不落泪,不允许自己哭,不允许自己愤怒,把情绪都压抑下去,装作跟没事人一样。

      比如工作上或者情感上需要突破,例如想升职加薪,想换个工作,想创业,想移民,想谈恋爱,想结婚,想生娃,想交更多朋友,想一个人独处时间更多一些,想提升外语水平等等,可能想的频率都快把这些变成图腾了,然而并没有去了解要准备什么,从哪里开始。

      还比如吃喝拉撒睡,觉得再简单不过的事情,然而想吃的时候偏偏不吃,想睡的时候就是拧着不睡,都是言行不一。

      这里都是指动态的,总体的趋势,而不意味着绝对的言行不一。

      有时候看上去只是小事,然而形成了习惯,随着时间的浸淫,人可能就变了样,刚开始知道自己是因为具体的哪件事不开心,因为这样的状态变的频繁,人总是趋利避害的,变得开始为自己找借口,从而合理的解释这些不如意。倾向于自我归因自我批判的人会想:我这个人真差劲,我做什么都做不成,我好失败,别人都比我强,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诸如此类,会很自卑,总感觉比别人矮一头,遇事先想我做不成怎么办?我做不好怎么办?我这么做别人会怎么看我啊?内心os变成我不行,我不能,我还是别做了吧,我现在这样挺好,凑合吧,即使做了也没什么好处,与其浪费这个时间我还不如吃喝玩乐呢,我还是等等看吧⋯⋯前怕狼后怕虎,瞻前顾后,拖延怠惰,自我否定。倾向于向外归因的人则喜欢从自己之外找原因:我之所以不如意,是因为这个社会不好,爹妈没给我一个好皮囊,没有给我聪明的脑瓜,没钱没势,我如果也有跟谁谁那么牛的父母,那么好的机遇,那么好的老公老婆,我肯定比谁谁还厉害。怎么就不知道配合我呢,怎么光想自己不为我考虑呢。那谁谁别看他表面风光,其实没什么本事,关起门来估计也是一脑门子官司。谁谁做出什么成绩完全是因为我的督促。我要不是因为谁谁的拖累,现在早发达了。爱指责,愤世嫉俗,指手划脚,谁都不太瞧得起,还容易扛起道德的大旗,比较自恋。

      估计每个人多少都有这类的想法和情绪过,深浅不一,生而为人,不是神,自然要允许自己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这样的心理机制其实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免得面对真相难以承受自责太过,每个人多少都从这种想法里受益过,帮助自己度过一段难捱的时光,否则这个世界上可能会出现难以胜数的严重分裂人格,或者严重焦虑抑郁,或者反社会人格。

      然而长期来看,这种因为言行不一的习惯形成的对己或对人责备太过的条件反射式的思考或行为模式并不会让人真正的受益,最终都会成为阻碍自己进步的障碍。(向内归因的模式大抵是:某事我没做  我不行,我不行,我不行,行也不行  我什么都做不了,我还是别做了 向外归因的模式:某事我没做  你不行,你不行,你不行,行也不行,行也是因为我   全世界都跟我作对,我什么都做不了 我还是别做了吧。)它遮住了眼睛,让我们视若无睹,堵住了耳朵,让我们听而不闻,糊住了心,让我们不知所起也不知所终,容易隔断审美的能力,更多的生活在虚幻的世界喜怒哀乐,却看不清真实的美丑善恶,影响了根本的判断力。

      对自己的贬低或者对别人无端的指责,正本清源,可能只是因为我想打扫房间而没去做,我只是没有休息好而脾气暴躁。

      所以解决的办法也简单的很,没睡好就想办法尽快补一觉,房间凌乱就尽快打扫地神清气爽,生病了就赶紧看医生,想笑了就笑,想哭了就找个可以的地方痛哭一场,想要什么就表达自己的需求,困惑了就说出来探讨。

     这么看来其实生活挺简单。

     大话西游看了那么多遍,每次看到唐僧跟悟空唠叨就笑得不行,一笑而过,今天突然觉得唐僧唠叨的那段话真是至理名言啊!

     “唐三藏:你想要啊!悟空,你要是想要的话你就说话嘛,你不说你想要我怎么知道你是真的想要了?虽然你很有诚意的望着我,可是你还是要跟我说你想要的,不可能你说你想要我不给你,你说你不想要我偏要给你,大家要讲道理嘛!你真的想要吗?那你就拿去吧,你不是真的想要吧?难道你真的想要吗?

       纠结的时候拿这段话自己娱乐一下自己,八成纠结就烟消云散了。

相关文章

  • 言行不一是不快乐的源泉

    言行不一指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一套。这里的言行不一是指自己对自己而言,主体和客体都是自己的情况。这里的“言”不单...

  • 2018.12.28反思

    我好像是一个双标的人,对他人理性对自己感性,言行不一。这是我快乐的源泉,但也给我带来烦恼。

  • 生活有卡哺,快乐一直有!

    卡哺是我的生活源泉、快乐源泉!

  • 感恩

    满足的心,是快乐的源泉。 感恩,则是满足的源泉。 常有感恩,常有快乐。

  • 平静、善良、清明

    善良是快乐的源泉

  • 学习是快乐的源泉。

    曾经有人问我:“某某老师,你那么努力,你的动机是什么?” 我说:“你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说到关键点了。”“其实我只...

  • 什么是快乐的源泉

    随着人到中年,快乐越来越成为一种奢望。家庭压力、事业上升的压力、经济压力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压力加在身上,无法卸下。难...

  • 自信是快乐的源泉

    什么是自信?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自信就是自我效能感。自信关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么技能,而是个体用拥有的技能能够做...

  • 兴趣是快乐的源泉

    01 小宝大约从四岁起,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去学半天画画。几年下来,虽然没有显著的成绩,但对一些绘画知识、绘画技巧略知...

  • 感恩是快乐的源泉

    心情郁闷、怨天尤人时,不妨试一试练习感恩。UC Davis的积极心理学教授 Robert Emmons在这个领域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言行不一是不快乐的源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wfd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