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得到APP上,我读到了《 人的创造力从哪里来?——钱颖一院长在第十七届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的开幕主题演讲》这篇文章所对应的知识新闻。
后来我又根据自己的需要,想要看看演讲的全文能不能搜到,并给自己的一些疑问和启发带来更多的激发。
无疑,一直以来大多数人都会认为知识越多会更有力量。一个人积累的知识越多,那他在一些事情的创造力上会站在更高的层次上。这里的知识可能就是更为广义的知识了,除了包含必要的理论知识之外,应该还包含了一些实践的经验知识。毕竟,如果只是拥有小孩一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是没办法创造出能够切实改善人类生活的科技的。
但是,我想到的是,自己正处在成为未来的科研工作者的路上,想方设法提升自己的创造力也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所以,这篇文章的一些假设与观点也许能够给我一些参考。
比如,钱院长提到了两个公式:
创造力 = 知识 x 好奇心和想象力
(creativity = knowledge x curiosity/imagination)创造力 = 知识 x 心智模式
(creativity = knowledge x mindset)
第一个公式帮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些人书读得越多,反而越来越僵化,损失了本来应该变得更强大的创造力。也即是,“创造力并非随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马上告诉我们,知识越多,未必创造力越大;所以,创造力并非随受教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知识通常是随着受教育的增多而增多。……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时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特别高。但是随着受教育越多,好奇心和想象力很有可能会递减。这是因为,知识体系都是有框架,有假定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往往会挑战这些假定,突破现有框架,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正确,所以会被批评,但是这在客观上就容易产生压制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效果。在我们国家的应试教育制度下,情况会更糟,当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好成绩,教师教书的目标是传授标准答案,那么教育越投入,教师和学生越努力,好奇心和想象力被扼杀得越系统化、彻底化,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减少程度就越大。
第二个公式帮助我打开了提升自己创造力的思路。
心智模式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创造性心态是一种永不满足于现状,总想与众不同的渴望。
钱院长举了四个人的例子从不同角度说明具有创造性人的心智模式的特征。
第一个是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爱因斯坦的“简洁思维”。爱因斯坦的心智模式是相信世界是可以被简洁的理论理解,并可以用简洁的公式表述。推动他的创造性的动力并非来自深思熟虑的意向或计划,而是来自激情。
第二个是乔布斯(Steve Jobs),乔布斯的“不同思维”。在面对IBM这样的大公司在计算机领域的霸主地位时,乔布斯的心智模式是我要与你不同。
第三个是马斯克(Elon Musk),马斯克的“反直觉思维”。他从量子力学中受到启发,发现在量子层面的物理规律与我们在宏观层面的物理学直觉往往是相反的,却是正确的。他从中悟到,不能跟着在通常世界中形成的直觉走。
第四个是蒂尔(Peter Thiel),《从0到1》的作者,蒂尔的“逆向思维”。蒂尔的“逆向思维”心智模式,并不是在多数人想法的前面加一个“负号”,而是要想别人没有思考过的维度,要思考别人还没有想到的领域。比如,当别人都在讨论技术问题时,他要提出商业模式问题;当别人都在商业模式上纠缠的时候,他的思维更多集中于技术创新。
钱院长认为,以上所描述的“简洁思维”、“不同思维”、“反直觉思维”、“逆向思维”,都是具有创造力的思维模式、心智模式。
心智模式虽然在学校很难讲授,但是学生自己可以在感悟中塑造。
下面是钱院长对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产生规律的一个基本判断。
同好奇心和想象力类似,改变心智模式和思维方式,需要大学尽力创造条件,培育出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和氛围,让学生自己“悟”出来,让人才自己“冒”出来。
科学探索以及其他需要创造力的领域,仅靠知识是不够的,除了需要大家一般能想到的——强烈的好奇心和异想天开的想象力之外,还需要一种开放的、多样的心智模式。
而我从此间领会到,未来是需要和人工智能AI赛跑的世界,而跑赢AI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身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独有的创造力。
在科研这条路上,创造力也是一个核心竞争力要素。因此,今后在自我教育上,我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并尝试整合和运用“简洁思维”、“不同思维”、“反直觉思维”、“逆向思维”等多样心智模式,这样才能在科研探索的路上求生存、求发展。
相比于依赖和期待国内大学能够营造出一种宽松、宽容的环境和氛围,让自己“悟”出来,我更倾向于自我的教育与调适。毕竟,虽然环境能够增加“变异”概率,自我的“基因”取向也许更能趋近那个期待的自己!
期待转角处能遇见那个陌生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