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秦汉风云2、商鞅变法下

秦汉风云2、商鞅变法下

作者: 闲云野鹘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6:01 被阅读0次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便开始考虑对外战争。秦首先对付的就是魏国,魏与秦则是世仇,之前魏趁秦国衰弱侵占了秦的河西之地。此时秦国强大自然是要对魏动手。而魏国也在此时给了秦国机会,魏国两次战争中大败于齐国。下面我们说一下这两次战争。

秦汉风云2、商鞅变法下

      魏惠王三十年,大举伐赵,赵求救于齐,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孙殡为师,出兵救赵。孙膑是孙武后人,擅长韬略,为庞涓所嫉,刑断其两足并黥之。孙膑被迫害后逃到齐国,得到齐宣王重用,这次本来打算让孙膑为将,但孙膑说自己是刑余之人,不可为将,便为军师辅佐田忌。田忌欲引兵之赵,孙膑曰:“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戟,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於外,老弱罢於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於魏也。”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建议,帅军攻梁,魏果去邯郸,与齐战於桂陵,齐大破魏军,这就是成语围魏救赵的出处。

        後十三岁,魏与赵攻韩,韩告急於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孙膑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锐倍日并行逐之。孙子度其行,暮当至马陵。马陵道陕,而旁多阻隘,可伏兵,乃斫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于此树之下”。於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埋伏于路旁,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庞涓果夜至斫木下,见白书,乃钻火烛之。读其书未毕,齐军万弩俱发,魏军大乱相失。庞涓自知智穷兵败,乃自刭,曰:“遂成竖子之名!”齐因乘胜尽破其军,虏魏太子申以归,马陵之战中魏军不但大败连太子都被抓了。

      魏军受到两次重创后,商鞅对孝公说:“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厄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商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欢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商鞅遗魏将公子欢书曰:“吾始与公子欢,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安秦魏。”魏公子欢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商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欢,因攻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於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西之地献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魏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之言也。”商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有怨恨。

秦汉风云2、商鞅变法下

    有个叫赵良的人见商君,商君曰:“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gu,羊皮)大夫贤?”五羖大夫就是著名秦相百里奚,是秦缪公用五张羊皮换来的。赵良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墨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於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功名藏於府库,德行施於後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於令。今君又左建外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惯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後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傍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劝秦王显岩穴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哉?亡可翘足而待。”一番说教后,商鞅弗听。

秦汉风云2、商鞅变法下

        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鞅欲反,发吏捕商鞅。其实商鞅完全没有造反的企图,只不过是秦惠王要杀他,才让公子虔之徒告其谋反。秦惠王杀商鞅有几方面的解读,其一,私仇,自己犯法后,商鞅黥其师,刑其傅,后又劓其傅公子虔。其二,是公怨,商鞅变法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尤其是宗室贵族,杀商鞅可以收拢秦国贵族人心。其三是立威,秦惠王刚受王位,尚无功绩,需要立威,杀位高权重的大臣是很好的立威之术,比如康熙杀鳌拜,而商鞅在秦国既没有根基,又不得人心,杀他最合适。

        商鞅得到消息后欲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欢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当时的人没有国家观念,张仪和犀首都是魏国人,都帮秦国侵害了魏国,但之后魏国还能重用他们。不过当时的社会非常重信义,商鞅用奸诈的手段俘虏公子欢,大败魏军,这是为世人所不容的。

        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ying)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商鞅虽然死了,但他的法令一直在秦国,沿用下去,也为中国的封建化埋下了伏笔。

秦汉风云2、商鞅变法下

        太史公司马迁对商鞅的评价是: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欢,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

相关文章

  • 秦汉风云2、商鞅变法下

    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便开始考虑对外战争。秦首先对付的就是魏国,魏与秦则是世仇,之前魏趁秦国衰弱侵占了...

  • 商鞅在很大程度上其实是一个抄袭者

    对比一下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可以发现商鞅变法在许多方面几乎是吴起变法的翻版。 商鞅和吴起作为变法者的结局都不是很好...

  • 商鞅变法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商鞅一生中,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商鞅变法。那么在商鞅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选择变法。关于商鞅变法他成功与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 02.如何看待商鞅变法?最后有何影响,对当时社会创造什么贡献,今

    商鞅变法顺应了社会潮流的发展,所以商鞅变法最终得以成功,变法的成果深入人心。在探讨商鞅变法内容、作用和意义时,必不...

  • 商鞅变法成功之道

    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商鞅变法、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变法。这四大变法之中只有商鞅变...

  • 《大秦帝国》读后感 秦孝公|一个君王的格局

    很多人只知商鞅变法,不知秦孝公变法,但是用商鞅自己的话说,秦孝公才是变法的真正支柱,没有商鞅,变法依然可以进行,但...

  • 嬴渠梁,商鞅背后的男人

    商鞅的名字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但凡受过教育的人,应该都知道“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作为古代变法图强的经典案例,有很...

  • 历史上著名的四次变法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变法运动,著名的有四次变法,分别是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变法、王安石变法还有戊戌变法。 商鞅变法:...

  • 商鞅变法—为何商鞅会死?

    商鞅变法,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只是一个弱小的国家,商鞅变法之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最后还成为了...

  • 变法带给我们的启示

    战国时期,各个国家开始实行变法,说多说少都有些方面增强了许多,商鞅变法,吴起变法,为什么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的结局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秦汉风云2、商鞅变法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nxn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