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1865f03a79f4ab030ed747fbccff6993-sz_5011.jpg)
圈圈满两个月的时候,因肺炎住院,在深圳市儿童医院呆了7天。
虽然圈圈出院的时候依旧咳嗽,但是在这7天里,我收获很多喂养婴幼儿的小窍门,都是住院部的小护士免费传授的!
我有点不想出院的感觉了!呵呵!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8dee871e82f120724092abc0e9effed9-sz_28001.jpg)
出院的时候,有护士小姐姐看到我这个新手双胎妈妈一脸懵逼的样子,建议我多关注育儿专家的公众号,可以学习到很多婴幼儿护理知识。
比如婴幼儿常见的发烧,咳嗽,感冒等小病痛,几乎都可以在这些育儿公众号上得到或多或少的提示和建议。
的确,圆圈生病的时候,我总是像无头苍蝇一样急急忙忙往医院跑,然后苦等个把小时只为了区区三五分钟的看诊。
完了之后就是抽血打针吃药,直到孩子病好了都不知道他们为啥生病,为啥吃药。
我几乎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和医生真正沟通过,去医院前准备好的所有问题,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写在一张字条上,等见到医生的时候,要么就着急忘记问,要么就时间紧迫没有机会问。
现在互联网科技的广泛传播,衍生出很多大大小小的育儿公众号,有些公众号确实非常科学靠谱,的确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帮助了很多像我这样的新手父母少走弯路。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fe2c7870a696f962102767db39e9aec4-sz_29360.jpg)
儿童医院的公告栏上也推荐了些育儿公众号,我都关注了,说说我对这些育儿公众号的使用心得和体会!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1402b91e37cb0e175d2b1380a6352d73-sz_7145.jpg)
儿科医生鲍秀兰 ID: xiehebaoxiulan
这个公众号的推文,我几乎都看过。因为圆圈是早产儿,护理和喂养与其他宝宝不一样,鲍秀兰本身是儿科医生,有专门针对早产儿关于喂养和护理方面的养育知识介绍。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344f8de34d08e04ffd71580f59874837-sz_27133.jpg)
当我还是个懵懵懂懂的新手妈咪的时候,很庆幸接触到鲍秀兰医生的科普文章,非常受益匪浅。
也是在这些靠谱专业的育儿知识陪伴下,我才慢慢过渡到一个处事不惊,临危不乱的女汉子妈妈!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d43579aef83c1d16824309d546f63437-sz_995.jpg)
张思莱医师 ID:zhangsilaiyishi
一个与鲍秀兰医生同款同类型的公众号,张思莱也是一个儿科医生,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张奶奶。
里面的推文也是由有医学背景的医生或者育儿专家撰写的,非常正规靠谱。直到现在,我还关注着这个号。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d43579aef83c1d16824309d546f63437-sz_995.jpg)
宝宝树 ID:babytreemika
相信每一位宝妈在孕期的时候就已经下载了宝宝树的APP,然后每天都要打开宝宝树看一下里面对胎宝宝的状态描述。
这个公众号非常全面,从备孕到孕期到分娩再到育儿等,知识面非常丰富广泛。但可能太泛了,反而不够专业。
我只是在孕期有参考过宝宝树,在养育圆圈的问题上,觉得宝宝树没有参考价值。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d43579aef83c1d16824309d546f63437-sz_995.jpg)
育儿百科 ID:yuerbaike8
这个公众号主要是介绍宝宝的疾病护理,如发烧,过敏,咳嗽,腹泻等,还有一些家庭情感等方面的推文。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bc7dc5a53661fc05801b801c82997717-sz_23297.jpg)
我用的较少,有时候圆圈感冒,感觉不是很严重,我会参考里面的案例在家给圆圈护理。
但有些信息良莠不齐,不能全信。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b6d16728f7a587d60f6cef642d3c1393-sz_994.jpg)
北京和睦家医院崔玉涛 ID:icuiyutao
应该每一个宝妈都听说过“崔神”吧。说的就是他了,崔玉涛。他也是个儿科医生。
起初很迷他,看他的公众号和微博,还有视频。但是后来,可能我的育儿知识越来越丰富了,感觉崔神说的有些育儿知识不是特别赞同,后面关注的比较少。
不管怎样,他依然是众多宝妈心目中无法替代的育儿专家!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b6d16728f7a587d60f6cef642d3c1393-sz_994.jpg)
我是个妈妈 ID:mamadidai
不知道为什么儿童医院会推荐这个公众号,里面的推文大多数关于家庭情感和女性婚姻方面的内容。
关于育儿方面的知识比较少,关注了一段时间后就取消了。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ed13aeb584e5dc8431251e2ea22da176-sz_5131.jpg)
其实圆圈成长到不同阶段,我需要的养育知识也会随着变化。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ceabed0f5db820caaf101a2ebd1c6f53-sz_24193.jpg)
圆圈一岁前,因体质差经常跑医院,我则侧重关注于小儿疾病护理这块的公众号。
1岁之后,更多是侧重关注孩子辅食添加和生长发育方面的养育知识。
随着圆圈的成长,经历多了,凭自己的经验,再结合一些育儿专家的建议,基本上可以解决一些小问题。
圆圈2岁半的时候,在圆圈爸的老家过春节,也许是水土不服,深更半夜重感冒了,流鼻涕咳嗽,眼睛都发红了。
在这山卡拉的地方,硬是熬到第二天早晨才等到车去当地的诊所。诊所的医生只是轻描淡写,简单看了下就说要打针输液。
好在我不糊涂,凭我当母亲的直觉,圆圈还不至于病到要打针输液这个地步。
再看看这诊所的卫生极差,苍蝇满天飞,还有那随意丢弃的医疗废物...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6d63c71044dc9c2e737af059149b974c-sz_34223.jpg)
我果断带圆圈回去了,在药店买了小柴胡和沐舒坦,按说明书给圆圈服用。其次就是狂灌温开水,只要不吐,就给圆圈喝进去!
庆幸,他们的感冒症状持续了3天,基本上就没事了。
我靠的是啥?凭啥打脸诊所医生?
我不靠啥,也不凭啥!我其实心里也没有底。
可能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为人母之后,凡事亲力亲为,对圆圈的了解越来越深刻,从而形成一种不言而喻但是关键时刻又很清晰明朗的感觉。
或许这就是母亲的本能吧!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ff81cbee7ed3a556a2ff202e9b00bcd6-sz_4960.jpg)
为人母,内心一定要强大,尤其是双胎妈妈,平时多积累些科学靠谱的育儿经验。别到“书要用时方恨少”,乃至方寸大乱,最终遭罪的还是孩子!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8ad97813bb647a28ee8960c928c79888-sz_19857.jpg)
但是并不是所有育儿公众号内的推文都可以参考,即使再管用有效的经验也未必适合自己和孩子。
这个得看实际情况以及孩子成长到不同阶段的需求,有侧重点,有针对性。
更重要的是,要擦亮双眼,注意甄别公众号推文里的信息。万不可无底线地轻信!
圆圈刚出生到一岁那会儿有小儿屏息综合征。症状就是哭的时候会一口气上不来,半天没反应,严重时会呼吸暂停,发绀等。
我看到某公众号上说,当宝宝屏息发作的时候,可以用力拍打宝宝的脚底,刺激他哭。
我真的照做了。
结果,因为我没有及时地把圆圆抱起安慰,圆圆那次哭了半天怎么喊都没反应,整整持续了30几秒钟,终于有反应的时候,嘴唇周边都发紫了。
因为这件事,我被全家人轰炸了许久,而我内心也是愧疚不已,悔不当初!
后面去体检的时候,儿保科医生也给出建议,让发作的时候,抱起孩子,到空气好的地方,轻声安慰,很快会得到缓解。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c7a10984464cd06ff7659d6d1d1e2b5b-sz_20720.jpg)
我也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其实小儿屏息综合征,常见于早产儿,多半是由于身体机能发育上不够完善导致的。
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发作次数会慢慢减少然后消失,属于自愈性疾病。
通过这次事件,我对各种育儿公号上的文章都非常谨而慎之地对待了。
因此,不管是否靠谱科学,管用才是硬道理!
那么孖仔帮公众号管用吗?哈哈,我也不知道啊!要问你自己哦!
孖仔帮的推文是圆圈妈在养育双胞胎男孩时的心得体会,纯属个人经验。希望我的经验分享可以帮助更多的双胎家庭。
欢迎双胎宝妈宝爸跟我一起分享交流探讨双胎育儿经验!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834ebfddd7b340927444588854c0d6c4-sz_4136.jpg)
本文系圆圈妈原创,来源于孖仔帮,专注双胞胎孕期育儿经验分享,著作权归孖仔帮所有。
![](http://img.xiumi.us/xmi/ua/1z7Ni/i/0f081d78f66e447f5af1bc6f29e9de7c-sz_43217.jpg)
彩蛋:各位双胎妈妈,更多孖仔帮原创育儿文章请猛戳 "阅读原文" ,或者直接上圆圈妈的个人博客,大把双胎孕期育儿心得经验分享。
阅读原文:https://www.sgguy.com/archives/4161.html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