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天学《论语》第201天——音乐可以陶冶情操

天天学《论语》第201天——音乐可以陶冶情操

作者: 紫罗兰悦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21-09-01 23:11 被阅读0次

    泰伯篇

    8.15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翻译】

    师挚之始,师挚,鲁国乐师,名挚。始,乐曲的开始,一般由太师演奏。挚是太师,所以说师挚之始。

    乱,乐曲的结尾。

    孔子说:“从太师挚开始演奏,到结尾演奏《关雎》乐曲的时间里,美妙动听的音乐都充盈在耳边。”

    【解读】

    根据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载,这件事情应该是在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后发生的,这是他在听到鲁国乐师挚演奏完音乐后的评价。

    在乐师挚演奏的过程中,孔子一直都听得很认真,甚至还有些如痴如醉。听完之后,还发出“洋洋乎盈耳哉”的赞美。

    不难想象,当一首内涵丰富、演奏手法多样,而且声音又很美妙的乐曲在耳旁响起时,它会带给我们多少美好的感受。这种美妙乐曲,会让人不知不觉陶醉其中。

    在传统文化中,作为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并不是单一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不仅可以陶冶人们的性情,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引导人们向善,是礼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而且,乐和礼又是紧密相连的,代表着深厚的文化和思想。

    在西周时期,在有礼仪仪式举行的场合,必须有人奏乐。比如在祭祀礼中,庄严肃穆的仪式必须配合中正平和的乐曲;在飨宴礼中,就要演奏轻松快乐的乐曲。不仅如此,还要根据人们的身份、地位选择不同的礼仪形式和音乐,这就是礼乐制度。

    孔子一直都在为恢复礼乐制度而努力,并将“礼乐”作为自己教育弟子的重要内容。

    在他看来,音乐不仅是艺术的一种高级表现形式,它还是和谐的体现,真、善、美的统一体。

    只有经过这种音乐的熏陶,才能让人们知礼、懂礼、守礼、护礼。孔子的这一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社会里,音乐有着制度性的意义,并被朝廷用来端正人心,敦厚风俗,希望借此教化民众,达到以乐治国的目的。

    所以,对庄重平和、悠扬和谐的雅乐十分推崇,而对轻浮萎靡的音乐持反对态度,甚至加以禁绝。在本章中,孔子赞美的“乐”,就是充满和谐意蕴,能够端正社会风气的雅乐。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天学《论语》第201天——音乐可以陶冶情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afw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