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灼灼荷花,亭亭水中。日复一日,好像没有发生特别的,除了开始习惯忙碌,除了渐渐习惯独处,除了听更多的音乐,与我一起遇朝阳共黄昏。
看着桌前勃勃生机的“八方来财”鸭脚木,就如此刻普通的我,打开所有“触觉”去感知这个热辣滚烫的世界。
周末发出去的如初祝福,一如既往地收到很多正反馈。
附原文如下:
昨儿出差,车仪表上温度显示47度。酷暑正午,没有一丝风。“人的一生总要学会突围像极光会撕裂夜的纯粹任风暴旋涡都要勇敢面对面对悬崖上碎石飞...”疾驶在高速上,忽然就听到这首歌,沧桑深厚有点低沉的声音瞬间治愈。看着一辆辆载重的货车在后视镜慢慢模糊,内心升起更多的希望:它们的奔腾同样承载着经济的繁荣。就如此刻的你、我在烈日下的奔跑,学着不断突围、乐观面对。中伏,送上如初祝福:一切顺心,让“伏气”成为“福气”!
很多老朋友第一时间回复,感受着一直在的牵挂;
许久未联络的朋友也由此聊开了话题,为各自的努力加油;
没有来得及回复的朋友,在收到这份问候时,微微嘴角上扬的同频也很nice;
还有正好彼此想起的家人,一声问候尽在不言中。
得到太多的鼓励,收到更多的赋能,真好,我们都被这个世界深深滋养着,我也深深爱着这盛世繁华的每一份美好。
坐在书桌前,拿出手机开始清理内存,手机用了段时间后内存再大也有些卡了,就如生活原本能被贮藏的东西本就不多。随着年岁的增长,更是回归到本心,简单淡然。
看着那迎着朝阳出发的东方鱼白,那燃烧半边天的晚霞,那随手拍下的明亮路边花儿,那被压弯的金黄麦穗,那仲夏时节惊艳的夏荷,还有那一眼沦陷的青绿,更有那细细碎碎记录日常的备忘录,和那喜欢的歌单里逐渐变成的一长串...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说:“每一个人身上都拖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着的那个世界去。”
是的,每一个心动的瞬间,每一次感受爱的时刻,每一张照片,每一段文字,每一首歌,都是往自己的行囊里装下的一颗星星。每每看到,听到,都让我有了瞬间面对和抗争的勇气,世界如此美好,人间值得。
那天看到一句话:“朋友圈最终的访客,都是未来的自己。”所以,随心就好,真实的自己是为未来储存的美好回忆。
有时,此情此景萌发很多情绪和感触,但当时没有立即写下,也就稍纵即逝了。
因此,我感恩写作,它让我打开感知的触角,更多地去用心感受身边的人、事、物,更多地去记录,记下那些曾经像电流穿过身体一样的悸动,捕捉下那些一闪而过的真切感受。
在这个有风的晚上,听窗外树叶沙沙作响,遥望远近楼层的万家灯火,不复白日活力的我在敲字的这一刻,内心安静下来。
和菜头老师在最近一篇《写作,作为一种思考武器》中说到:写作和勤奋与否无关,和时间多寡无关,和文笔高低无关,许多人只是自己选择了赤手空拳走入,拒绝捡起免费的武器而已。
一个人写有点孤单,一群人一起写,彼此陪伴、鼓励、裹挟,根治懒癌、拖延症、完美主义和3分钟热度...养成写作习惯,用输出倒逼输入,让成长有迹可循。
写下即永恒,私聊企鹅图成为007战友,一起写起来,写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