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个东北宝妈提问:
宝宝支气管炎后一直出虚汗多,每天下午起床后或者晚上嗓子不舒服,嗓子有点红会喝很多水,上午没说过嗓子疼。每天干咳几声,会清嗓子,舌苔上有红点,应该是过敏性咳嗽,最近总揉眼睛挖鼻孔,刚吃了三天酮替芬和消积食的。请问这种情况是阴虚导致的吗?能喝小儿复原方加白术浮小麦?或者虚汗停颗粒吗,谢谢。
病后调护是补气还是养阴?这个孩子的问题,我们先归纳一下:
1、干咳,嗓子红,口渴,经常清嗓子
2、总揉眼睛挖鼻孔;
3、支气管炎后一直出虚汗;
4、舌淡,无苔。
干咳、嗓子红、口渴、清嗓子,孩子这些问题在秋冬很多见,主要是天气干燥。孩子体质弱的话,对外邪会更敏感,天气稍微变化就会有各种反应。接下来天气逐渐变冷,风大,如果在北方,室内到处都是暖气会更干燥。家长可以先做到以下两点:
1、 在室内加用加湿器,或在家里多放一盆水,增加空气的湿度;
2、让孩子适当多喝温水,目前喝秋柠饮还是合适的。日常也可以多喝粥、汤水,防内燥。
对于 病后调护,是补气还是养阴?
下面我们看看病后一直流虚汗的问题:
支气管炎,伤的是肺气与脾气。汗多可以是阴虚或者气虚造成的。支气管炎,一般是以咳嗽咳痰的症状为主,伤的是肺气、脾气;加上生病期间的用药、休息不好,都会加重脾胃的进一步损伤,造成气虚。如果有连续几天的高热,就可能出现灼伤津液,造成阴虚,但是这个孩子不明显。
孩子生机勃勃,一般入睡一小时内汗多,也是可以接受的。
改善气虚,需健脾养胃,白术是良药。
病后孩子整个脾胃的功能差,这个时候的孩子是很容易积食的,一积食,就容易反复生病。而且气虚的孩子体表防御功能减弱,加上虚汗多,很容易感受风寒,会容易反复生病。
提高防御能力、抵抗力,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健脾益气。
那么可以用干淮山、浮小麦、白术煮水食疗来解决这个问题!
总的来说,生病之后,首先做到能够判断孩子消化情况,根据孩子消化来决定当天的饮食,此外控制好孩子不积食。做到这两点,家长再考虑如何对证的调补孩子。千万不要只关注给孩子喝什么汤,吃什么药,学会如何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分享两个食疗方:
三豆乌梅白糖汤——补脾,养津液,去火
黑豆一把——补肾
绿豆一把——去火
黄豆一把——补脾
再加3-5个乌梅,2勺白糖,熬2小时以上
银耳麦冬百合饮
材料:银耳1朵,麦冬15克,百合20克,冰糖适量。
做法:
①银耳泡发剪开;
②所有的材放入炖盅,加适量清水,隔水炖1个小时即可。
功效:滋阴润肠通便。
适合人群:阴虚火旺的便秘人群。
银耳现称为“平民燕窝”,过去的王公贵族都将其视作“延年益寿之品”,其性平,味甘淡,能够强精补肾、润肠通便、美容嫩肤。麦冬性微寒,可滋阴清热。搭配滋阴润肺的百合,适合阴虚火旺的便秘人群。
调理阴虚的方子:生地9克,沙参9克,麦冬9克,枸杞子9克,石斛6克,当归3克,猪龙骨(猪脊椎骨1节)。用法:煲汤服用,一周即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