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227纪念胡波,骨头晒干后无法生火

0227纪念胡波,骨头晒干后无法生火

作者: 家伦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23:58 被阅读0次

    “我要看清楚那头大象为什么一直坐在那里,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困惑。”——胡波

    而这头大象最后的背影,被永远地镌刻在2017年10月12日。

    这天,作家、导演胡波,在北京的家中自缢身亡。四个月后,他的电影处女作也是遗作《大象席地而坐》,在第68届柏林电影节获得费比西国际影评人奖(论坛单元)。

    胡波去世后,网上充满对他生活状态的揣测,“人们试图勾勒一位在清贫状态,试图在电影圈立足脚跟,却不断被压榨的青年创作者形象。”

    翻看胡波的微博,大多数内容都围绕着文学和与窘迫现实的对抗。

    如果说胡波是成功的,生前的他或许大概率会跳出来反对,他被评论最多的一条微博是这样写的,集中展示了他对生活现状的不满和抱怨:

    (截图自胡波个人微博)

    如果说他不成功,小说出版,柏林电影节获奖,被众人缅怀,相比之下,那些怀才不遇,郁郁不得志抱憾终身的人又该如何解释?

    为了更加了解胡波,我去买了他的小说集《大裂》。他的短篇,亢奋、有力,绝望、虚无,矛盾,却让人沉迷,欲罢不能。就像一口气看完的230分钟的《大象席地而坐》。

    胡波曾经对朋友说过,“幸运的事发生了。但当我慢慢去做的时候,就会开始觉得恶心。

    书中有一个故事让我最为印象深刻。

    不是和电影同名的《大象席地而坐》,这个与影像迥异的短篇,从叙事到呈现出来的感情,都很有胡波的风格,荒诞,没有因果完整的逻辑,对人生的厌倦。

    而是,《张莫西去了沙漠》。

    故事很简单,主角李莫西是个导演,他应邀去了一个叫做张莫西导演处,听后者介绍个剧本。双方一拍即合,于是加上张导的女助理,三个人去了沙漠取景。到了地方,李莫西拿出出发前买的锤子,给了张导的私处一锤子,并威胁他的助理不准声张。助理向路过的车求助,李莫西以自己是助理丈夫,发现助理和张导偷情,处理三角关系为由忽悠了过去。最后,张导趁李莫西疏忽之际,抢过锤子,将他砸翻在地。

    “我和张莫西一样,也是个导演。我也有一个很艺术化的名字。其实我们非但不是艺术家,还做着跟艺术家相反的事情。”

    ……

    “有些人会(把奖杯)放到第二眼能看到的位置,这什么也不说明,只说明他比较虚伪。”

    (垂死前,李莫西看到)天空是一种在慢慢结冰的颜色。

    “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温暖过了。”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导演,几乎可谓胡波自身的映射。读他的书,每每都觉得所有故事里的所有角色都是胡波本人——

    充满诗意的绝望。

    和好友聊起人生,她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不舒服的时候就是在走上坡路。

    我说,人生是西西弗斯推石头,推到下坡砸死了别人。

    “但是砸死了别人也算一种解脱吧。”

    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创作者的自杀,总让我去思考,人是不是唯一会自杀的生物?

    无法决定如何出生,但能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去死,是不是一个健康人对“我的人生我做主”的笃定而激烈的诠释?

    如果说看胡波的小说要搭配一个人的背景音乐,那陈鸿宇一定是首选。

    他在《早春的树》一歌中这样唱到——

    “骨头晒干后,还能生火”

    而如果要搭配一杯酒,抱歉我做不到,或许两杯可以——

    俄罗斯冬日骡子+玛格丽特。

    冷冽,苦涩,深刻的热烈和万念俱灰的希望之光。

    对了,大陆版《大裂》一书的封面右上角的那五条杠,不是wifi,是光。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感谢胡波。祝天堂里有温暖炉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227纪念胡波,骨头晒干后无法生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hc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