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儿子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考入了大学,还是很不错的专业,被称为小清华的光电专业,朋友心里高兴,大家也送上祝福,就举办了一个升学宴。
因为同来的朋友开车,一桌上只有我和另一位朋友喝酒,大家就谈起了酒文化,南北方喝酒的不同,从酒杯还有喝法上都是不同的,这也让我想起,每每回到老家,与同学们小聚的时候,总会在不知不觉中喝多,就是因为老家的喝法,是小酒杯大循环,一圈一圈地喝下来,每个人都喝到了,却没有了个数,最后的感觉就是喝喝喝,喝多少是不知道,结果就是喝多了。
北方的喝酒是用大杯,大家频频举杯,一起喝,也有两两对喝,但最终喝了几大杯还是有数的,喝多了也就知道自己的底量,到那个节点就控制一下,如果控制不住就会喝多了,只可惜,一到酒桌就像身不由己的失控,节点往往都是过了头。
朋友小聚,各种场合的相聚,如果少了酒,就好像少了点什么,即使不是特别爱喝酒的我,也会在一种气氛烘托下,喝得尽兴,喝得开怀。
一位同学以前不爱喝酒,但他说人到中年后,也没有什么大的追求了,有着安稳的工作,有着置办的家业,只要一家人健健康康地就别无所求,唯有喜欢喝点小酒,让自己处于微醺状态,飘飘然,好像有一种快乐似神仙的感觉。
小徒弟说,有一次跟媳妇生气了,就想看看人家借酒消愁的感觉,看看喝多了是个什么感觉,一瓶酒都要喝下去了,也没有找到消愁地感觉,反到是一顿吐,从那以后,还是算了,这个招数不好用。
酒喝的次数多了,慢慢体会出来一个感受,酒无论名贵与低贱,无关乎品牌与价格,喝的是一种感觉,是一种状态。
我从小是最不喜欢喝酒的,也特别排斥,但随着参加工作,喝酒的次数增多,慢慢竟然也喜欢上了那种感觉。
父亲和两个弟弟都是能喝,也是爱喝的人,每每节日回家小聚,与亲人举杯对酌,喝的不仅是酒,交流的还有情。
对于酒,我没什么特别的要求,反正入口就是个辣,慢慢喝得不辣了,也就是要喝多了的节奏。但有一年春节,我们爷四个喝了两瓶酒却喝出了香甜,那甜是沁入心脾地,让人特别地享受,那种美味真是人间难寻。我特意记下了酒的名字“黑土地”,当我回到长春,还特地寻到了这个酒,却再也没喝出那个香甜,这时,我才意识到,酒喝得是个氛围,喝得是个心情。
酒的用途可真不少,但能够在生命的体验中有那种回味的香甜也是难得的,只是父亲已经远去,兄弟三人也天南地北,那香甜的回忆成为了永恒,因为不会再有那个场景,也不会再体验那种香甜了。
所以,在健康的时候,在有好的氛围下,品一品那香甜,感受一下酒带来的享受,也是人生一个美好的体验,也许就会成为生命中永远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