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课程的逻辑》第四章,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读《课程的逻辑》第四章,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作者: 翠言蜜语 | 来源:发表于2017-11-04 22:03 被阅读0次

    疲乏、怠惰,两周不读书、不交作业了!尽管今天同样加班了,也很累,但必须读起来了!夜卧、读书、摘记......

    此章中讲到了"形式训练说"与"实质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主张教育的目标不在于习得实质性的知识内容,而在于形式性地训练心智能力。它强调在一种领域中所训练的能力能够迁移到其他领域,而古典语和数学是最适于心智训练的。

    "实质训练说"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学习社会中有用的知识,即运用活动分析法和社会功能法等选择教材,使儿童习得对长大以后有用的知识和经验;其二是,丰富和深化儿童在目前的生活环境中业已获得的经验,以求得成长,即提供有助于满足儿童需求、兴趣爱好的教材。

    "形式训练说"旨在使儿童掌握现成的知识、技能,以现成的学术体系学习现成的思考方式。"实质训练说"则是以现成的成人社会为模式,通过学习社会生活经验,使得儿童自然地溶化于成人之中,以求得现存社会的进步。换言之,"形式训练说"是"着眼于过去的教育","实质训练说"是"着眼于眼前的教育"。而我们必须基于思维的创意与跃进的技术,培养儿童的探究态度与能力,当代教育必须是"着眼于未来的教育"!

    因此,当代教育必须有"新形式训练说",实质训练与形式训练的扬弃与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习得各门基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过程中,同时也训练思维、判断、问题解决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形成有效的智力与知性。

    于是,人性中心课程出现了,它不仅重视"智慧的卓越",而且重视儿童的动机、兴趣、共鸣等情谊侧面的发展,旨在培育完整的人。人性中心课程注重学科学习与体验学习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人是借助体验而成长的。它包括学科中的学习体验和学科外的生活体验,两者之间的共同点都是必须在学校教育中创造的体验一一"文化生活体验"。重要的几组体验有: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个体体验、小集体体验和大集体体验;水平体验(伙伴之间)与垂直体验(先辈与后辈,教师与学生);被动体验与能动体验等。

    于是,主张打破传统的"传递中心的教学",建构一种体现人类学习的传统一一"修炼"与"对话"一一的"对话中心的教学"。

    于是,出现了课程发展的线性模式的理论基础"泰勒原理"和课程发展的非线性模式的理论基础"多尔原理"。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表明了"一种课程理论的崛起"。这是一个需要我们的行动、对话和合作,回荡着多元声音的生机勃勃的领域。我们需要打破分科主义的封地,来促进跨学科边界的对话,共同求得课程领域的整体发展。

    总而言之,学校教育既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能力的培养(习惯、态度与方法等);既需要传授技能,更需要在观察、调查、栽培等过程中,学习体验、运用技能;既需要学科修炼与对话,更需要打破学科界限,学科融合整体发展。

    凡事皆需适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课程的逻辑》第四章,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mq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