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曾国藩》,这本书值得多次阅读,我们了解一个人时,一定要了解他所处的时代,当我们了解了他所处的环境,我们才能更了解他的成长历程。
曾国藩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人最后位极人臣的?
首先第一点就是坚持
曾国藩才八岁,就读完了五经,也就是“诗书礼易春秋”这五部难懂经书。才九岁,就开始学作八股文。刚刚十四岁,就让曾麟书带着他到县衙的礼房报了名,填写了三代履历表,办好了保结手续,开始了科场生涯。
就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曾家下了多大的功夫。这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科考了六次,六次落第,但是他越挫越勇,总结以往的经验,在第七次终于及第虽然是榜尾。
第二点就是稳扎稳打,越挫越勇
在曾国藩第六次科举时,学台“悬牌批责”,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曾国藩不但没气馁反而更是斗志昂扬。
要弥补自己雄心与头脑之间的差距,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超人的努力。曾国藩曾为自己取了个号,叫“涤生”。
“涤者,取涤其旧染之污也;生者,取明袁了凡之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一般人遇见这种情况,早就知难而退,感觉羞愧难当,而曾国藩确实更加发奋,更加努力,在学习上死磕,破釜沉舟,为自己找回尊严。
第三点善于复盘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考试失利,曾国藩认真思考自己落第的经验,吃一堑长一智,在学习方法上找原因,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
第四点心态稳
一个人的逆商要多高才会有这么强的抗打击力度,一次高考失败就足以把人毁灭,而他经历了六次依然心态甚佳,可见学习改变命运已经深入骨髓,他就是通过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句话。
没有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经过他一番番努力,他成了寒门出贵子的神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