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曾经走过的地方—成都漫记

曾经走过的地方—成都漫记

作者: 只道寻常_6607 | 来源:发表于2017-11-26 20:18 被阅读0次
    作者:刘淑云

            蓉城”成都,自古便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有闲暇时间想去成都的愿望由来以久。想去寻找旧时成都的古雅余韵;想去品味那茶与咖啡的闲情逸致;想去领略古代诗词歌赋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想放空自己的内心,适度享受一下生活带给我们的幸福。

                     

    ——成都之印象——

            写游记对于我这写了半辈子公文的人来说属于班门弄斧,但学习一直在路上的想法鼓励我小试牛刀,几处景致于我心中的印象。

            初到成都,走进传说中的宽窄巷子,一种久违的古典风格城区生活的场景浮现眼前,宽巷子承载着老成都美好记忆;窄巷子弥漫着浪漫气息小资生活的慢生活,尤其是有我特别喜欢的文艺范小型咖啡精致区;井巷子再现了市井老成都的生活情景。宽巷子不宽,窄巷子不窄,从容、闲适、自在,能深深感受这里繁华之余后的秀雅之气。

            成都之行感受颇深的当属杜甫草堂,估计70后我们这代人对于杜甫怀有特殊的情结,从巜春夜喜雨》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到《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我们最初的文学记忆。虽至初冬时节,但少陵草堂依然郁郁葱葱,清碧亮丽的浣花溪环绕着草堂,那潺潺的小溪流淌草堂四周,草堂走廊篆刻着各大书法艺术家对杜甫名诗的挥毫泼墨,我流连其中,虽对书法不懂,但古诗文化韵味弥散出雅逸的氛围仍然深深感染了我。对于杜甫的出生或终老之地,我以前并不清楚,然而这“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草堂,却是令人向往的“诗圣”居茜之地。

           

            对于著名的纪念三国人物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传奇一生的武侯祠,让我感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林”的氛围,领略书本之外闻名于世的三国文化。同时游览了武侯祠隔壁的川西名俗文化古街--锦里,体验当年老成都的生活方式和状态,这里皮影戏,吹糖人,各色小吃,穿越古典文化。

    ——成都之友谊——

            真正的友谊总是预见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宣布自己需要什么。人生其实就像一场旅行,去哪儿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陪伴的人,有些时候让人疲惫的往往不是道路的遥远,而是内心的煎熬;使人颓废的往往不是前途的坎坷,而是信心的丧失。当无法找寻另一个出口时,拥有这样的朋友,内心煎熬时开解你,信心丧失时鼓励你,想要旅行时陪伴你,候姐对我来说就是这样的朋友,成都之行的点点滴滴更加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

    ——成都之学习——

            学习是一把万能钥匙。这次的成都之行让我体会到学习其实是让人保持年轻态的优质护肤品。社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而我们如果仍然原地踏步,墨守陈规、停滞不前,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年轻人的沟通能力、审美观念、新型技能的应用等方面差距会越来越大,必然在生活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与无奈,唯一的有效途径就是不遗余力地拓展学习的领域。多年来一直以为自己是路痴,年轻时常常重复迷路,地图与实际路线无法有机结合。因此给自己定义出门只能跟着别人。通过几次出行,一次次总结经验,提前认真做好功课,安排行程-搜索路线-了解人文-研究地理-辩别方向-轻松漫步成都,游刃有余,既放松心情又无需讲解人文基本能满足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实践证明我是路痴这个定义是假命题,只能证实是懒于思考惰于学习造成的反复迷路。成都春熙路步行街是成都最繁华的商业街,各种前沿商品应有尽有,我对年轻人的时尚元素仅限于平时的一知半解,当想要给儿子选择礼物又不想惊扰到他学习时,特意走进年轻的创意设计理念的小店听一听、看一看,捕捉年轻人对时尚潮流的想法与对生活的理解,在选择上才能与年轻人不致于差距太大。

            “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漫步于成都,之于我就是这样的感悟,茶与咖啡,淡雅宁静;书与花香,沁人心脾……

    留忆成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曾经走过的地方—成都漫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rl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