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为善,做人真诚相待,学会感恩。为人大度,小事不予计较,破坏原则之事必须计较。
今日推送摘抄徐老师朋友圈一部分内容,借花献佛。
1.不要急于发表观点。如果你还摇摆不定,半信半疑,或者谈话内容超出了你的专业范畴和信息库,请学会沉默。
2.三个朋友在一起时,其中两人不要太热络,要兼顾另一人的感受,否则另一人会有被无视、被冷落的感觉。
3.三个朋友在一起时,其中两人不要太热络,要兼顾另一人的感受,否则另一人会有被无视、被冷落的感觉。
4.决定帮助别人时,话不要说的太满。要说:我的能力有限,没太大把握,我只能尽力试一试。
5.如果非要争论,记得以下原则:可以有对抗行为,但不要有对抗情绪。对抗情绪事消极的,向内的,事自毁的愤怒或哀怨,对人对事都无益处。
6.趋炎附势,是世人之常态。认识到这一点,就应当看淡人情的变化,失意时受到冷落,也不必骂一句“狗眼看人低”;得意时受到追捧,也不必飘飘然,还是要保留一点清醒。
7.子贡问孔子,怎样对待朋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待朋友,衷心地劝告并善意地开导,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讨没趣。你已经尽到你的责任了,剩下的,应该交由朋友自己处理。
8.心态平和,做事中庸,这样的人是有福的,而性格偏激执拗的人往往生活不顺利,甚至惹来祸患。
故事一
曾国藩任两江总督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几个人才,其中一个是刘锡鸿。刘锡鸿文笔很好,下笔千言,善谈天下事,在当时很有名气。
接见后,曾国藩认为,刘锡鸿“满腔不平之气”,恐怕不能长久。
不久,刘锡鸿作为副使,随郭嵩焘出使西方国家,两人意见不和。
刘锡鸿写信给朝廷,说郭嵩焘带小老婆出国,与外国人往来密切,有辱国家形象。郭嵩焘也写信给朝廷,说刘锡鸿偷了外国人的手表。
当时主政的是李鸿章,与郭嵩焘关系密切,于是将刘锡鸿撤回,以后不再设副使。刘锡鸿对此十分怨恨,上书皇帝,列举李鸿章有十大可杀之罪。当时朝廷正倚重李鸿章办外交,没有理会刘锡鸿。
刘锡鸿气愤难平,变得更加偏激,常常对人出言不逊,同乡对他都敬而远之,刘锡鸿设宴席请客,竟然没有一个人去,不久他忧郁而死。
故事二:
明严之:曾经有一个同事,一到下班时间,总是“噌”地一声站起来往外走。就算有时候行动比我们慢了一些,也要侧身从门缝里先挤出办公室。我们一开始都纳闷,下个班,着什么急呢!何况,出去后他并不急着回家。
后来时间久了我们才搞明白,原来他是不想关灯锁门。我对那哥们的印象,一下子一落千丈,开始在心里刻意疏远他。你想,连这么点小事都如此精于算计,如果真的到了利益攸关的时刻,还不知道怎么害你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