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帷幕》是大侦探波洛的最后一场演出。
这是一个最后的故事,离别的故事,波洛和黑斯廷斯的离别,大侦探的离别,天下不是没有不散的宴席吗?看到波洛对黑斯廷斯说的最后一句话“老朋友啊”,有点想哭,这一句老朋友,是多少年来的积淀?是一起经历过多少腥风血雨才能说得出来?现代人交朋友的速度太快,好像很快就可以和一个人打成一片,觉得好像认识了很多年,但是并没有,好像认识了很多年,并不是认识了很多年。我们觉得的一见如故,其实也是如,并不是故,并不能代替故。这个老朋友,是要陪你经历过很多事,才能达到的称呼,经历过快乐、悲伤、更多的是平淡,然后经过时间的洗礼,才会成为你的老朋友。这不是一个速成的快餐,这种感情不是一见如故可以替代的。继续说这本书,真的很伤感。在一个衰败的庄园,聚集着一群不如意的人,尤其是衰老的波洛和黑斯廷斯。曾经的大侦探,那么指点江山,总是万众的主角,一切罪案在他面前都那么渺小。而现在他似乎只是幕后一个人,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也只是偶尔轮椅出来走动, 而多数是在描写其他人的生活。而这里的人物确实是生动丰富的。如同所有阿婆的故事一样,我没有猜到凶手。虽然我认为推理悬疑小说,猜凶手是很大的乐趣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是猜出了谁是凶手。而是整个故事,是怎样发展的,这些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
这个小说的凶手很有意思,在阿婆那里,已经写出一个这样先进的凶手,通过暗示来杀人的,感觉这是现代题材的流行元素,但是阿婆早就创作出了这样一个人。她真的是很有思想,很有创新性。一个X,一个潜伏的凶手,5件命案的关联。这样的凶手无疑是可怕的,他们看上去是那么的无害,正如波洛说的“讨人喜欢又被轻视的人”。这样一个人在你的周围,那么的默默无闻,不起眼,就像是路人甲一样,你完全不会在意到,也不会觉得危险,而这种看上去没有危险但实际上邪恶无比的人,其实才是最危险的。诺顿,一个害羞的内向的喜欢看鸟的年轻人, 看上去是一个多么平凡的人,连说起心上人都会害羞,说话的时候,那样笨拙,总是考虑到别人的感受,他确实是一个的普通的人,即使是内向点,也没有什么大不了,不外乎是不是一个舞台中央闪耀的人,就是一个平凡的人。而他,却是这么的邪恶,他用暗示, 言语来操纵别人,他利用了人的特点,他太了解该如何利用别人。其实,操纵别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得多了解别人的内心,性格,甚至所有的一切, 还要有恰当的引导,才能挑起人心中的黑暗面。他是大师。之前波洛说的X犯下的5个案件中,我初步看上去,也没有什么显眼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关系都不一样,这怎么会是有关联的事件呢?人都是从表面来看问题,显而易见的要素,我想,世界之大,也许真的有这种看上去毫无关联,其实是有关联的案件吧,现实中也有诺顿一样的操纵大师吧。而波洛看出来这里面的联系,是明显的受害者。这不是嫁祸,而是真的选好了受害者, 再去操作他们,这是黑暗而高明的手法。有时候,优点也是可以利用的缺陷,比如黑斯廷斯的正直,爱和责任。
波洛让黑斯廷斯来, 并且不告诉他x的身份,让我一度也以为,难道凶手其实是她女儿?其实,正如波洛所说,黑斯廷斯忽略了这么多提示,到最后都没有发现凶手是因为他,那是”因为他本性太过美好,太容易轻信他人了。真是始终如一太善良“。这样的人,怎么能看到一个“害羞而单纯”年轻人,其实是恶魔?当波洛死后,我真的以为黑斯廷斯会发现真相的,但是他并没有作为帷幕接开的破解者,最后还是由波洛的信件来解开一切的秘密。这样也是高明的安排,毕竟黑斯廷斯是不应该发现真相的,因为他太相信波洛了。而大侦探到最后还是应该来亲手破解谜团,指出真相的。
阿婆真的是勇敢,让大侦探波洛来做一个凶手,这在任何道德的论题上都会受到质疑,但是她敢于这样写。诺顿这样的人,邪恶地操纵别人,虽然没有直接犯罪,但是也是有很大罪恶的。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这是自己的事,自己要受到教唆,挑拨, 自己不能控制自己,怎么能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呢?对,自己受到操纵是有责任的,但是这样邪恶地去操纵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绝对可以称得上凶手。诺顿,犯下这么多罪恶,这样邪恶的人,在法律上却制裁不了他。连证据都没有,他只是一个无关的人,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他就这样能够轻易地躲开法律的制裁。而波洛制裁了他。这个真的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选择,让波洛来做凶手,那可是一生正直,破获罪案无数的侦探,正义的化身。我想,阿婆是接受这种观点的,法律是制裁不了所有凶手的,而波洛的行为是合理的。波洛就快死了,他清楚地知道,法律不能制裁诺顿,而诺顿会继续犯案,而在他生命快要终结的时候,自己去杀了他,也制止了以后可能发生的罪恶。当他们来的时候,波洛就是知道谁是X了,他当时就是想抓住他,来制裁他的,阻止他将要犯下的罪行。但是,他没有办法,阻止到诺顿,诺顿还是利用人性,去杀了人。而最后,他不得不杀了诺顿。其实,波洛不想这样杀人的,正如他所说 “尽管如此,我的朋友,我还是不愿杀人。我明白自己必须做的事——但我下不了手。我就像哈姆雷特——不断将那个行恶之日延后……于是对方先出手了——也就有了勒特雷尔太太遇袭。”
而这几句显然是波洛的心声,能够明白波洛为什么要这样做“是的,我的朋友——的确很奇怪——很可笑——也很可怕!反对杀人的我——珍视生命的我——以杀人结束了我的职业生涯。也许是因为我太过自以为正义,太过重视公道,以至于我不得不面对这样可怕的两难抉择。因为,黑斯廷斯,这件事有两面。我人生的使命就是拯救无辜——阻止罪行——而这次,我只能以这样的方式来实现这样的目标!要知道,法律无法制裁X。他是安全的。我想不出任何其他方式可以击败他。”
“是的,我必须行动了。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让我高兴。因为杀人最糟糕的后果,黑斯廷斯,就是它对杀人者本身的影响。我,赫尔克里·波洛,或许坚信自己肩负着对抗各种死亡的神圣使命……但幸运的是,时间不允许我那样做了。结局很快就会到来。我担心诺顿的诡计会在一个我们都真心爱着的人身上得逞”
波洛还是调皮有趣,最后也想和黑斯廷斯玩个游戏,给他取胜的机会,给了他很多提示。波洛也是善良的, 让黑斯廷斯带着这封信去找护士,“因为那样的一个女人,仍然年轻,仍有魅力,不应该因为相信自己生来不幸而拒绝生活”
波洛,即使是凶手,也无法消退你大侦探的光辉,即使一点点。
这本书真的很丰富,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很多人物和细节都值得思考。
“犯罪艺术的最高境界。甚至不需要任何直接的表示。他总是制止他人的暴力行为,装作惊恐地挑起人们心中并不存在的猜忌”
“每个人都是潜在的杀人犯。每个人心中都会时不时地生出杀人的意愿——虽然不是杀人的意志”
“我们所有人都有杀人的潜质。而X的手段就是这样,他并不直接挑起你杀人的欲望,而是击毁你抵制杀人行为的意志。这是一种经过多年实践不断完善的技巧。X知道用哪个字、哪个词、甚至哪个声调可以成功地对他人的弱点施加压力。这是可行的。他这种手段让受害者根本没有察觉。他用的不是催眠术——催眠术不可能成功。这是一种更为阴险、更为致命的技巧。他利用人类内心的力量去拉大裂缝,而不是修补伤痕。这种技巧调动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并使之与人心中最卑劣的部分为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