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第九项修炼叫“认识自己”,我们之前讲到大反思的重要性,“认识自己”可能是最大的反思了。之前我讲到了领导力的定义是动员团队解决难题,实际上这个定义不完整,完整的应该加上一个“我”字,领导力的完整定义是“我”动员团队解决难题,“我”在这里很重要,“我”是这个句子的主语,“我”很重要,所以我们需要认识自己。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最著名的是什么呢?在古希腊阿波罗神庙上2000多年前刻着这样一句格言:认识你自己。2000多年前认识你自己很重要,2000多年后认识你自己依然很重要。怎么认识自己呢?这就是领导力修炼的第九句口诀“你要去问我是谁“,我是谁?我到底是谁?你通过什么来认识我是谁?很多人喜欢人格测试,人格测试有各种各样。
我个人不太喜欢人格测试,倒不是因为说它们学术上站不住脚,我从两个原因不太喜欢人格测试,第一个它们是单一维度的单一层次的,第二个它们是静态的,他们假设这个东西是不变的,它们是静态的来认识自己。我准备给大家介绍一个动态的认识自己的工具。
我在介绍这个工具之前,我想介绍一个吉姆柯林斯的研究,我们之前已经提到过吉姆柯林斯,他写过两本著名的管理畅销书,一本叫《基业长青》,另一本叫《从优秀到卓越》,这都是全球畅销书。
《基业长青》很畅销,但是有一天有一个人看见吉姆柯林斯跟他说你的《基业长青》写得太好了,但是没有用。
柯林斯也很惊讶问为什么?这个人说你写的那些企业一开始就很伟大,他们有像帕卡德这样的伟大的创始人,一开始就很伟大,别的企业会想我学不了,我们企业不像他们那样一开始就很伟大,我们现在怎么办?克林斯一听觉得有道理,他又重新去做一个研究,他去研究有没有那些一开始做的很平庸的企业,最后变成伟大的企业的,他研究了1435家企业,只找到了11家企业符合这个条件,就是一开始很平庸,而且不是平庸,一天两天,而是至少持续15年,是平庸的企业,持续15年,他们的业绩跟市场平均业绩是相当的,但是这些企业实现了一个转变,他们最终变成了卓越的企业,而且这个卓越也不是一天两天,而是至少持续15年,他们的业绩领先,市场业绩三倍以上。
符合这个标准的企业柯林斯只在1435家企业中找到11家,不到1%,他后来写了一本书《从优秀到卓越》,其实是一个错误的翻译,因为通过刚才的介绍已经知道了,他不是从优秀到卓越,他是从平庸到卓越。
英文中的good不是多优秀的意思,一般说你今天过得怎么样?Good一般,但是因为这个书很流行,我就遵从它流行的译法,把它称为从优秀到卓越,实际上是从平庸到卓越。
柯林斯就根据这11家企业的情况又写了一本书,good to great,全球更畅销了,为什么呢?因为大家都想我现在是平庸,我怎么样做到卓越,学一学。柯林斯从这11家企业当中概括出来了6点,其中一点叫做三环理论。他说这11家公司有些以前是多元化的企业,但是在他们实现从平庸到卓越的飞跃之前,他们都变了,变成了专业化的企业。
也就是说只有专业化的企业才能从平庸到卓越。这些公司以前做好多业务,现在只做一个了,选择哪一个,他说这些企业好像都问了自己三个问题一样:
第一个问题,我们做什么业务有可能做成世界上最好的?第二个问题,我们对做什么业务最有激情?第三个问题,什么业务最能驱动我们的经济引擎?换句大白话说做什么最赚钱?我把这三个问题重新概括一下,第一个其实是说的是擅长,第二个说的是热爱,第三个说的是机会。
这些企业选择的业务就在这三个问题的交叉的地方,每个问题提出来两三个答案,就好像你画三个圆圈把这答案都填进去,最后你选择第三个圆圈交叉那个地方的答案,三个答案里都有的答案,这就是他们最终选择的主营业务。
柯林斯这个理论是用来讲企业的,我现在用它来讲个人,我认为我们个人认识自己,也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认识自己。
您要问自己我的擅长是什么?我的热爱是什么?我做什么会有机会?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他在16岁的时候就决定要从政,他说我写音乐也觉得自己会很有前途,但我明白自己永远成不了约翰柯川或斯坦盖茨。这两个人是美国当时著名的爵士音乐家,他说我对医学很感兴趣,觉得自己能当个好医生,但我明白自己永远成不了麦克德巴基。麦克德巴基是发明了心脏搭桥手术的著名的心脏外科医生。克林顿说:但我清楚在公共服务领域里我可以出类拔萃,我最感兴趣的是人,是政治是政策,而且我认为不靠家庭财富,不靠关系,不靠种族或其他根基,自己也能够做到这一点。
这是16岁的克林顿做的决策,他决定要从政,他决策的过程非常的符合三环理论,他当然不知道什么三环理论,但是它这个过程是符合三环理论。
第一个他讲到了音乐,但是他不最擅长音乐,他擅长但不那么擅长,他最擅长的是什么?是政治跟人打交道,他也谈到了医学,但他也不那么擅长医学,他最擅长的还是政治,他热爱音乐,也热爱医学,他没那么热爱,他最热爱的还是什么?还是政治,而且他发现他做这三个都有机会,克林顿很幸运,他选择哪一个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
而且这里边有一个明显的最优选择就是选择政治,他在16岁的时候就决定了我要从政,他抱着这个理想一路前行,最后做到了一个美国人当政治家能够做到的最高峰,美国总统克林顿很幸运,但是你不一定那么幸运,你给自己画三个圆圈,擅长热爱和机会,你发现它不交叉怎么办对吧?你只能选一个的话,擅长、热爱、机会里你只能选一个,从环出发你会选哪一个?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答案各种各样。
后来我问了一下柯林斯本人,因为这个三环理论是根据他的模型而来的,只不过他用来讲企业,我用来讲个人。
我有机会问他的时候,我就问了一下他,我说你有个三环理论用来讲企业,我现在用它来讲个人,你觉得这样合适吗?柯林斯反过来问我说你讲的情况怎么样?我说我们在课堂上会有一个很激烈的辩论,如果这三个环只能选一个,应该选哪一个?我再反过来问他,我说你会选哪一个?柯林斯说用在企业上我是有研究的,用在个人上我没有研究过,尽管我没有研究过,但你要让我选一个的话,我会选热爱,他说要成就伟业,一路要历经很多艰难险阻,如果不是从热爱出发,我不相信你能够做到。
如果不是从热爱出发,你有可能取得小小成功或者遇到挫折之后,你就会停下你的脚步,但你如果是从热爱出发,你就不会轻易的停下你的脚步,你会说我为什么要停下来,我太热爱它了,尽管这很难。
他说第二个应该是擅长,你只是热爱不见得很擅长,你要努力把它变成你的擅长。
他说第三个才是机会上的那一环,他说我不知道在中国是不是这样,在美国我观察到很多这样的情况,你做的是你并不热爱的事情,但是你努力去做,做的也不错,但最后你在45岁的时候觉醒,我做的是我并不热爱的事情,那个时候已经就像在监狱当中一样,很难摆脱了。
柯林斯说要热爱,我的答案比他更折中一点,我说你从哪个环出发都可以,但是你一定要努力找到另外两个环,你可以做你热爱的事情,但你一定要把它变成你的擅长,最后你会发现更大的机会,你从擅长出发也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把它变成你的热爱,最后也是找到更大的机会,你从机会出发也可以,但是你一定要把它变成你的擅长和热爱。这三个环呢都很重要,“擅长”可以让你做强,“热爱”可以让你做久,“机会”可以让你做大。
有些时候我们会搞错,说这个东西我今天热爱明天不热爱了怎么办?我说你要区分一下这个热爱不是一个表面的兴趣,热爱是你更深层次的需求,它不是一下子会变化的。
总之你问自己我为什么热爱它?这个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一个更大的热爱?你去找到更大的热爱是什么?比如很多人当CEO,他热爱的事情不一定一样的,对吧?有的人可能热爱的是CEO带来的金钱,有的人热爱是CEO带来的权利,还有人可能热爱的是当CEO带来的成就别人的这种感觉,背后那个东西才是你更深层次的热爱。
“擅长“也不是你的技术能力,“擅长”指的是你的高层能力,高层能力指的是什么?解决难题的能力,你擅长解决什么样的难题,你擅长动员什么样的团队,这是你的更高层的能力。你要从这个角度去想你的擅长是什么。
“机会”也需要重新定义,有人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如果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可能不是什么大机会,为什么?因为更大的机会是一种趋势,趋势它不会轻易改变的,它不会说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另外我们要从贡献的角度来看,不是说这个事我能赚多少钱,而说这个事我能给社会做多大的贡献,因为你给社会做了贡献越大,其实你赚的钱也更多,但你只看到这个赚钱,你可能就看到过于眼前了,过于急功近利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