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史记·十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史记·十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作者: To者也 | 来源:发表于2018-09-14 09:13 被阅读7次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衰微也。

  余读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闻!书曰“协和万国”,迁于夏商,或数千岁。盖周封八百,幽厉之後,见於春秋。尚书有唐虞之侯伯,历三代千有馀载,自全以蕃卫天子,岂非笃於仁义,奉上法哉?汉兴,功臣受封者百有馀人。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者五六百户。後数世,民咸归乡里,户益息,萧、曹、绛、灌之属或至四万,小侯自倍,富厚如之。子孙骄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馀皆坐法陨命亡国,秏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无兢兢於当世之禁云。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帝王者各殊礼而异务,要以成功为统纪,岂可绲乎?观所以得尊宠及所以废辱,亦当世得失之林也,何必旧闻?於是谨其终始,表其文,颇有所不尽本末;著其明,疑者阙之。後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览焉。

  (表略)

  圣贤影响,风云潜契。高祖应箓,功臣命世。起沛入秦,凭谋仗计。纪勋书爵,河盟山誓。萧曹轻重,绛灌权势。咸就封国,或萌罪戾。仁贤者祀,昏虐者替。永监前修,良惭固蒂。


译文

正义高祖刚刚平定天下,表明有功劳的臣子会封侯,像萧何,曹参等等。太史公说,古时人臣的功绩有五等:依靠仁德安定国家的称“勋”;依靠出谋划策的称“劳”;借助武力的称“功”;明确功劳等级的称“伐”;凭借资历长短的称“阅”。我朝的封爵誓词上讲:“即使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平的象磨刀石了,你们的封国也会永远安宁,还要把对你们的恩泽延及给后代。”朝廷最初不是不想稳固这些功臣们的根本,但那些枝枝叶叶却渐渐的衰微了。

  我读了有关高祖给功臣们的封侯的史料,考察了功臣侯们初次受封及他们后嗣失掉侯位的因由,认为,这真是和我所听到的传闻不一样!《尚书》说:“各个邦国都应协调和睦”,直到夏、商时代,有的邦国竟经历了几千年。周朝分封了八百个诸侯,经幽王、厉王之后,在《春秋》的记载上还能见的到。《尚书》上记载了唐尧、虞舜时的侯伯,经历夏、商、周三代的千余年,仍然保全着自己的地位而屏卫着天子。这难道还不是因为他们深信仁义,遵奉君主的法令吗?汉朝兴起了,受到分封的功臣一百多人。当时天下刚刚安定,以前那些大城名都的人口离散逃亡,可以统计的户口不过原来的十之二三,因此,大侯的封户不过万户,小的只有五六百户。以后几代,民众们都回归故乡了,户口才日益繁衍起来。萧何,曹参,周勃,灌婴这些人的后裔有的封户达到了四万,小侯的封户也增加了一倍,财产也象这样不断积累,他们确实富裕厚足了。于是,这些人的子孙骄傲自满了,忘记了自己祖先创业的艰难,干起了荒淫邪恶的勾当。从开始受封到太初时只有百余年的时间,而原来的侯爵保持至今的只剩下五家,其余的都因犯法而丧命亡国,一下子就全完了。这由国家法网渐渐严密的缘故,然而他们自己也没有小心翼翼地对待当世的禁令啊!

  生活在今世,记住古代的道理是要把它当作镜子来对照自己,可不一定今天就与古代完全一样。帝王们完全可以制定不同的利益而采取不同的统治方法,主要还是以成就功业为原则,岂能完全一样?观察功臣侯门为什么受到尊荣恩宠和为什么受到废黜羞辱,也是当今政治得失的经验教训,何必非得古代的传闻!在此,我考察了功臣侯们的始末,把关于他们的文献改列成下表,其中有有些没能完全弄清本末之处。不过,以后如果有人想继续推究和说明其中的道理,这个表还是可以参阅的。


注释

<1>“社”,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土神。“稷”,古代帝王、诸侯祭祀的谷神。“社”、“稷”连言,则用以代指国家。

<2>“等”,等级。这里泛指各种带有等级的国家制度。

<3>“封爵之誓”,汉高祖封侯时有约誓,欲使功臣所得爵位世代相传。誓词以丹色刻写在铁券上,即所谓“丹书铁券”。

<4>“河”,黄河。“带”,衣带。“使河如带”,使黄河变成衣带一般狭小,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以此来譬喻久远。

<5>“厉”,磨刀石。“泰山若厉”,使泰山变成磨刀石一样短小,这同“使河如带”一样,也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句意在表示久远。

<6>“爰”,音yu2n,乃,于是。“苗裔”,子孙后代。“爰及苗裔”,此四句誓词《困学纪闻》十二引《楚汉春秋》作“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汉有宗庙,尔无绝世”。

<7>“根本”,指汉高祖时期始受封的功臣。

<8>“枝叶”,指功臣侯者的后裔。“陵夷”,衰颓。

<9>“余”,我。“读高祖侯功臣”,阅读高祖对功臣进行封爵的记载。这种记载,即是当时的侯籍。

<10>“异哉所闻”,此谓异于下文提到的《尚书》、《春秋》记载的情况,并不是异于“使河如带,泰山若厉”云云之意。

<11>“《书》”,即《尚书》。“协和万国”,语出《尚书·尧典》。《尧典》作“协和万邦”。“邦”改作“国”,避汉高祖刘邦讳。在《尧典》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尧使各个邦国之间关系和协。

<12>“幽”,周幽王,周宣王之子,公元前七八一年至前七七一年在位。在位期间,为政昏乱,被杀于骊山下,西周灭亡。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厉”,周厉王,周夷王之子。执政期间,剥削繁苛,压制舆论,公元前八四一年,国人暴动,厉王出奔彘(在今山西霍县),十四年后死于彘。事迹详见本书《周本纪》。

<13>“唐虞”,即陶唐氏和有虞氏,皆为传说时期的远古部落,其首领前者是尧,后者是舜。 <14>“蕃”,与“藩”字通,屏障的意思。

<15>“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据表间所列,高祖功臣侯者一百三十七人,另有王子四人,外戚二人,共一百四十三人。实际上,高祖功臣受封为侯的,本表尚有漏载者。

<16>“萧、曹、绛、灌”,指萧何、曹参、绛侯周勃、灌婴。

<17>“太初”,汉武帝年号,凡四年,时当公元前一○四年至前一○一年。

<18>“见”,与“现”字同。“见侯五”,指平阳侯曹宗、曲周侯郦终根、埤山侯仁、戴侯秘蒙、谷陵侯冯偃。

<19>“秏”,与“耗”字同,意为无、尽。

<20>“罔”,与“网”字同,法网。“少”,稍略,略微。

<21>“兢兢”,小心谨慎。

<22>“绲”,与“混”字通。

相关文章

  • 史记·十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勋,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

  • 十表八书

    十表: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际月表,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惠景间侯者年表,建元以...

  • 长战有功,龙敬侯爵

    陈署,以卒从汉高祖刘邦,以功封其为爵龙侯。 成皋之战封侯,我们可以看出陈署功劳很大。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 封侯阳河,是为汉臣

    亓石,西汉初年将领,功封阳河侯。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 以郎中骑从定诸侯,侯,五百户,功比高胡侯。 汉...

  • 起于徐丰,封侯纪信

    陈仓, 西汉时期人物。从刘邦起于丰。任骑将,迁将军,击项羽。又从攻卢绾。封纪信侯。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

  • #中国往事#大白话《史记》209:购买违禁品的诸侯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17 先附上从刘邦到刘彻的汉朝皇帝年号表 1、槀侯 高祖7年担任将军,追随刘邦击败代国陈豨,立功...

  • 起于军中,能行其实

    杜得臣,西汉时期将领,以功封棘阳侯。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入汉,以郎将迎左丞相军以击诸侯,侯,千户。 ...

  • #中国往事#大白话《史记》210:上林苑偷鹿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18 功臣年表有点开国表彰仪式的意味。 1、昌侯 在无盐,今天山东东平县东,汉王四年追随淮阴侯韩...

  • 其有功勋,宣曲侯封

    丁义,西汉初年将领,以功封宣曲侯。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记载:以卒从起留。以骑将入汉,定三秦。破籍军荥阳,为...

  • 第七篇·高祖所属·攻楚先锋·成侯· 将军董渫

    六年正月丙午,敬侯董渫元年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大汉帝国开国第二年,也就是刘邦成为皇帝后的第二年正月丙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史记·十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ove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