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年77岁的瑞士乌利·希克与中国的情缘长达四十多年。
他1979年第一次来中国。
他在北京的报纸上看到了有关中国的民间艺术家自发组织星星美展的新闻消息。他意识到,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当代艺术。
民间艺术家自主创作,感应和呈现时代的特征,这才是当代艺术的时代意义。
乌利·希克是中国人的好朋友,他可以说是中国的第一位外国投资者也曾是瑞士驻中国大使,是把中国当代艺术推向国际大舞台的时代推手。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中国文化艺术的爱好者和研究者,而他进行研究方式就是收藏艺术作品。
希克把自己一生收藏艺术品大都捐赠给了香港。
在他捐给M+的藏品,涵盖中国艺术家们从1974年至2012年四十多年的创作,可以说希克的收藏史就是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历史。
希克坚信:“中国当代艺术必须留在中国。”
比如,赵半秋创作于1997年的《将梅赛德斯─奔驰沉入黄河》。
画上是一辆奔驰车坠入黄河被打捞起来的画面。
90年代,像梅赛德斯·奔驰这样的外国豪车品牌随着中国消费文化的风行而进入中国市场。
黄河是中华文化的摇篮,两种文化的碰撞正是那个时代的最显著的特征。
希克价值最高的藏品是他以2500万美元(折合1.8亿多人民币元)拍下曾梵志的一幅作品。
他认为这些作品留在他手里没有意义,在瑞士、纽约都没有意义,中国当代艺术应该留在中国。
“应该有一个地方,让人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时代脉络。”
而他也很清楚自己所做的事情并不是靠可以升值的藏品发家致富,他收藏的一些艺术品出自于一些无人知晓的艺术家,可他们的作品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许这才是收藏和爱好收藏之于艺术史和时代的非凡意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感谢您的耐心阅读,愿您生活愉快,幸福常在。点个关注,点亮红心,您的支持就是我日更的最大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