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杜春娜
当老师23年了,已经忘了23年前当学生的感觉了,今天上午听评课,我有意识的把自己当做小学生。
我当六年级的小学生,听了三位老师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三节课下来,我的感触也有二:
第一点,老师讲的多,我参与的有点少。
老师滔滔不绝,讲了抗美援朝,讲了李元兴的内心感受,很精彩,可有的体会不够深,我没有从课文中的语言中感受到邱少云的钢铁般的意志,严守纪律的品质,我多么想自己好好读读这个故事呀,我多想通过读去感受作者的心情呀,我却要用很多时间坐着听老师说,听同学说。
反思:老师过多的包办让学生没有时间读,思,最后学生成了木偶一样坐着,班里活跃的只有几个,大部分学生只是陪衬,我在想设计什么样的语文活动能让学生嘴张起来,脑子动起来,眼睛亮起来呢?的确需要深深的思考。
第二点,连坐了三节,连上了三节语文课,好累啊。
一连坐三节大脑呈现堵塞状态,不敢想学生一做就是一天,更可怕的是一天都是语数外再好吃的肉片汤,天天喝也会呕吐。
反思:学校需要课程的丰富性,音体美是缓解学生疲劳,更是促进学生智力以及身心健康成长,劳逸结合是科学的学习方法,一味的疲劳症效果注定不好,甚至心烦。
换位了,就有了新的思考,换个角度,就理解了许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