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很“标题党”的文章,这个耸人听闻的题目着实扎眼。
记得小时候孩都喜欢玩弹弓,但是那个年代我们的玩具大都不是用买的,而是自己想办法淘,或者做。那个时候我们特别喜欢弹弓,于是大家各尽所能搞到特种的弹弓。有用树叉削的,有用粗铁丝弯的,甚至有的直接拿“v”字形的东西绑上皮筋,那时候的“子弹”都用纸搓成卷弯过来搭在皮筋上发射,因为找到一块结实耐用的皮套真的很难,我们用字形车内胎剪成的皮套,大多玩过几次就破。所以那个时候看到有谁手里拿个特别漂亮的“弹弓”是十分羡慕的。也正是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一直觉得弹弓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前段时间我在宿舍看到一个弹弓特别漂亮,问同事哪来的,同事说网上买的。当时给我的感觉是什么状况,现在什么年代了,什么东西网上没有?于是我就在网上下单买了一个漂亮的弹弓,而且还送很多弹珠。
真的是太神奇了,关于弹弓我的思维还停留在九十年代初的印象里。
类似的经理还有一个,就是鞋垫,小时候我们的鞋垫都是妈妈或者奶奶自己做,制作工序很麻烦,要用特别稀的面把布一层一层的“粘”到一起,做成硬的“壳备”然后裁成鞋的形状,在在上面和下面各附上一层布边缘缝好,鞋垫的面上在秘密麻麻的封上线,这样做出来的鞋垫特别耐用,有时也在鞋垫上绣上图案,那就既美观又实用了。
因为鞋垫的制作工艺复杂,加上母亲年纪大了,很久没有做过鞋垫了。我鞋里的鞋垫都“脱”了很多层“皮”了。而从外面买的鞋垫都是些中看不中用的货,一般垫上两三天就变形变得厉害。所以在我的印象里,鞋垫只属于手工制作,根本买不到合适的。尽管在物质文明极大进步的今天。这个印象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
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发生在我身上的真实事例。可见一个人的认知对自己思维的束缚有多么严重。
一花一世界,同样的,一个人也有一个人眼里的世界。用心学的话说,擦亮心中的镜,照亮的是万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