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生活被分成三部分,睡眠、工作和休闲,不管三部分消耗多少时间,在可预见的未来,三者相加永远都是24小时。当然,三者的比例在人类生物演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非人动物的生活多半也能分成睡眠、进食和玩耍,或许随着物种社会化程度的提升,睡眠和玩耍会消耗大部分时间,而越简单的动物则会更多的时间用于进食。三部分时间的分配差异和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需求是什么
需求是一种满足状态的缺位。胃缺少饱腹感,人就需要进食;个体生活缺少交流和关爱,他/她就需要寻求他人的关心;个体无力解决某个问题,她/他就需要寻求合作。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一个人是自性完满的个体,每个人都需要他人和他物的存在。然而,人到底需要什么,能否给出个具体的单子,上面列满人的一切需求,我想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需求依赖于满足状态,而什么是满足状态则处于不断变动之中。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的需要分成五个处于不同等级,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需求。满足这五个需求的个体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人最为完满的状态。这是一种非常理想的框架设定,具体每个层次的需求也可以被分成更为明确的需求。例如,生理需求可分为温饱需求、性爱需求;社交需求也可分为交往、合作需求。因此,即使人的需要可以穷尽为马斯洛五阶层金字塔模型,但是每一阶层的需要仍会因对满足的不同理解而产生变动。因此,以需求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固然合理,但决不能因为假想人之需求可以源源不断推陈出新而认为社会也将持续不断发展下去。我们可以想象无限,但实际条件约束着无限的不可能性。时间是限制人类需求的最根本因素。
二、时间:需求演进的边界
既然无法以满足状态分析人类需求的种类和极限,时间或许是唯一确定的限制人类需求的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说无论人类需求如何演进,是马斯洛的五层次理论,还是更多或更少的需求层次,满足这些需求可利用的时间是一定的,有且仅有24小时。除去维持个体生理活动必须的基本需求,例如休息和进食,除此之外的需求都必须在剩下的时间内实现。例如,在狩猎时期,人类拥有较多的时间用于休息和休闲,而在农业时期,用于需要精耕细作,人类用于进食的时间多于狩猎时期,据估计,后者比前者多出一个小时,达到9.8小时(忘记出处了!)。农业社会后,人类用于基本生存需要的时间越来越多,工业时期,普通工人的工作时间长达16小时,现如今8小时工作制虽然收到法律保护,但实际工作肯定超出8小时。更不用最近不少互联网老总为“996”正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