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其实八佰很多地方不尊重历史。
题记:时间走的很慢,只是当我们再次回头时,才发现已经过了这么久。
八佰上映时,我一直以为是2022,结果昨天写重器|代我回家时,查阅资料时才发现,这部电影于2020上映,让我不禁感叹时间的无情,转眼间又老了两岁。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1937年宋lu之战的故事,在这场战役中,400名英雄离开了四h仓库。
影片中的士兵顽强抵抗r本军队的入侵。
由于人力严重不足,他们甚至向外界谎称800人将坚守上海的最后一道防线。
这场战役也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向全国宣传了中国不屈不挠的抗r精神。电影中士兵们不可磨灭的自我牺牲精神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有些人借机抹黑。你不能因为他们是g民党政府领导下的部队,就要恶意抹黑否定他们的历史功绩。
任何脱离当时实际情况,不辩证看问题,甚至拿现在历史标准去批判过去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最起码,在那个rk欲三个月便灭亡中国的大背景下。
这些s沪战场上的国军将士便是在为了全民族而战,他们是中国的国防力量是真正的中国人。
从全民族抗战的角度出发,我们是不能否定他们的我们是要继承这种精神的。
有人说《八佰》美化了g民党军队,甚至为此而口出恶语。
当你真正的了解了这段历史,确保不被影片中某些细节所误导的话,我推荐你去看这部电影。
我看到了那些z界里的国人如鲁迅先生笔下一般的麻木不仁:夜晚的z界依然灯火通明,仿佛对岸的战争不存在一般,有些人竟然还在db,这也是将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淋漓尽致啊。
八佰固然好看,但是和历史有许多的出入,再写重器|代我回家时,2/3的时间都在查阅历史,其中还有几个点要科普的。
不过,多少年来,在四天四夜的战斗中,四h仓库守卫军队究竟有多少人始终是个谜。而网上的相关资料也是说法多样、版本不一。
有说“八百壮士”实际为450人;也有人说只有423人,甚至说仅有370人。哪一个版本才是准确的呢?
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s沪会战爆发。10月26日,军事重镇大场失守。
r本的兵力,一部分向南进军,往z北方向打;还有一部分就往西,往南翔、嘉定方向打。z北、江湾的中国j队立刻陷入侧背受敌的危险境地,五十几万大军不得不往西撤退。
一方面,撤退需要掩护;另一方面,10月30日,国际联盟会在上海召开一个“九国公约会议”,国民z府考虑,英美这些国家和r本有矛盾,如果10月30日的会议召开时,能有一支部队仍在上海守卫,便能够表明中国的立场,吸引到国际力量的支持。
一开始,国民z府要求守卫四h仓库一带的第88师留下。但是,88师师长孙元良感到,留下来的部队,生还的可能性不大,便提出来少留一点,最多一个团,得到允许。
但孙元良考虑再三后,最终留下来的只有88师262旅524团1营。
10月27日,这一个营的军力,由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率领,孤军奋战,死守楼高墙厚的四h仓库。
进驻仓库当夜,曾有英国巡逻兵隔着苏州河询问驻兵有多少人,谢晋元回答称800人。也有一种说法是在媒体采访时,谢晋元称有800人。
这才有了“八百壮士”之说。但实际上,当时仓库内的确并没有那么多兵力,这个营由一个机枪连、三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排组成,“编制”算满也只有452人。谢晋元之所以回答称800人,后人分析,一方面是为了壮大军威、迷惑日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孙元良承诺留下一个“团”,而一个团1000人左右,算上战斗牺牲的,剩余800人“合情合理”。因此,对外宣称800人,也是为了“配合”师长。
此外,1营营长杨瑞符在后来的《孤军奋斗四日记》中对10月28日晚运出伤员的情形有过这样的描述:“我当嘱咐出外就医的士兵说:你们出去,有人问四行仓库究竟有多少人,你们就说有800人,决不可说只有一营人,以免敌人知道我们的人数少而更加凶横,后来轰传世界的‘八百孤军’的数目,就是这样来的。
按照杨瑞符的说法,“八百壮士”的说法是在10月28日晚伤员送出后,外界才得知的。但事实是,早在当晚伤员运出仓库前,报纸上就称其为“八百壮士”或“八百孤军”了。
10月28日,“八百壮士”孤军抗敌的事迹在多份报纸上同时出现,《申报》《新闻报》《大公报》《中央日报》都采用了中央社的报道:“闸北我军虽已于昨晨拂晓前大部安全撤退,但此非谓闸北已全无我军踪迹,盖我88师一营以上之忠勇将士800余人,由团长谢晋元、营长杨瑞符率领,尚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以其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正演出一幕惊天地泣鬼神可永垂青史而不朽之壮烈剧戏也。”
稍后的《立报》《民报》在守军人数上也是上述说法。而在沪的外国报纸则提供了不一样的数据。《大美晚报》《字林西报》《上海泰晤士报》等先后有150人、800人、200-250人的不同说法。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中央社记者冯有真在发稿时将人数改为800人,所以报纸采用了“八百壮士”一说。
但在2007年8月13日《文汇报》第4版《近距离》栏目刊登了采访四行仓库保卫战幸存老兵——《王文川忆四行孤军八百壮士》一文。
在文章中,王文川说:“由中校团副谢晋元指挥1个机枪连、3个步兵连共420人留下坚守四行仓库。”而采访王文川的《文汇报》记者在该文中写道:“10月31日凌晨1时,谢晋元组织部队开始撤退。
在越过敌人封锁线时,部队遭到了猛烈扫射,5名战士牺牲,20多名g兵负伤。……那时的王文川或许有所不知,‘八百壮士’孤军浴血奋战四昼夜,牺牲了14人,却给日军以重创……
还有,在2009年22期的《老同志之友》杂志上,刊登了王文川《我这辈子,19岁最光荣》的口述文章。其中,王文川说道:“师长孙元良明白蒋的用意,又不忍让全师送死,最后命令只留一个加强营在四j仓库坚守。加强营以524团1营为骨干,沿用团的番号,中校谢晋元任团长。实际只有452人,为了迷惑日本人,营长杨瑞符对外宣称四h仓库有‘八百壮士’。 ”
此时的四h仓库西面和北面已被日军占领,东面和南面是公共z界,与未被占领的中国地界完全隔绝,成为一个“孤岛”,进入四h仓库,也就成了孤军。在炮火的不断轰鸣中,孤军浴血奋战了四昼夜,击退r军数十次进攻,给敌人以重创。事后,四h仓库巍然屹立,“八百壮士”孤军抗敌的事迹由此为人传颂。
10月30日晚,当局的撤退命令通过多种途径,一再传达到仓库。30日午夜以后,“八百壮士”奉命撤入租界时,立即被英军勒令收缴武器。解除武装后,又被羁留在胶州路星加坡路口(今余姚路)一块15亩的空地里,四周以铁丝网围困,上海市民称此为“孤军营”。这时,“八百壮士”的人数才逐渐清晰。
期间,报纸对守军人数、伤亡人数也有披露,但各家说法不一。11月2日,谢晋元在“孤军营”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证实“四行堆栈内,除有若干沙袋外,并无如许尸体,我在内士军,共为420名,撤退时为377人,其中除有10余名已殉难外,余者受伤入医院治疗中”。根据公共z界工部局档案记载,并比较《x加坡路中国士兵拘禁营拘禁兵力实况清单》,10月31日进入“孤军营”中的实际人数为355人,谢晋元之后与工部局的书信中再次证实了这个数字。
但是,上海闸北革命史料陈列馆馆长马幼炯在2015年8月10日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回答读者提问时,也谈到了“八百壮士”的具体人数。他说:“在‘八百壮士’进入租界解除武装时,租界曾经制作了一份清单。清单上登记了武器数量、军官数、士兵数等信息。清单上称,当时撤入租界的共有420人,这一数字理应是权威、可信的。考虑到有战士后来回忆,守卫四行仓库战斗时,曾经牺牲了一两个人;加上部队在撤入租界时,曾遭到曲阜路上日军地堡的机枪扫射,也曾牺牲了数人。由此,综合各方因素,‘八百壮士’的准确人数应该是‘420余’人。”
如今,在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二楼展区,一堵“八百壮士”英名墙上,镌刻了323名“八百壮士”的姓名、职务和军衔,也就是说,仍有约100人的名字至今仍无从考据。
诶呀,写个人数写了3000字,我服了……
那就不讲了,写一上午了。
除此之外,还有战斗机,举旗,兵服,天气,跳下去真实人数都有些出入,没力气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