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旅行
读《走出荒野》有感

读《走出荒野》有感

作者: zxllawyer | 来源:发表于2017-10-14 13:38 被阅读0次

昨晚意外的有点失眠,虽然像往常一样,早早就躺下了,但可能快到午夜了才睡着,而且睡梦中还梦到了天堂中的妈妈。这里之所以说“意外”,是因为平常躺下后一般三、五分钟就睡着了,很少有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的情况,而我也有段时间没有梦到天堂中的妈妈了!

而说起这辗转反侧,让我想到前段时间收到的一位博友的信息,希望向我咨询一下,面对生活的不尽如人意,我是如何时刻保持积极心态的?说实话,收到这条信息时,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回复,因为我最近心情其实不好,也迷茫困惑和消极颓废着呢!

当然,原因可能有些矫情,也可能根本就没有什么原因。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有过那种莫名的颓废时刻吧!

对我来说,妈妈已经离开二十二年,我参加工作二十年,来到现在供职的这家公司也五年了,虽说现在的工作还算稳定,能力上也能应付,但安于现状非我所愿,而未来应该如何改变,却还困惑着呢!

有朋友和同事说我是一个勤奋的人,其实那完全是假象,因为我一直觉得自己十分懒惰,多年来我喜欢做好计划,然后只管不管不顾的埋头走路,不再想那么多,至多年底或年初评估一下,而这其实是一种十分偷懒的人生哲学。而今年计划好的很多事情,临近年底了也还只是计划,连计划要去的一些地方、要读的一些书都还停留在计划上,是真的应该反省了!

儿子今年升入了高中,进入了人生中一个关键的阶段,三年后就会“飞走”开始尝试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而在这三年里,紧张的学习我帮不上忙,连做好后勤保障也没机会,想想也有些感慨。

最近我家领导体检时,发现身体有些小恙,虽说应该没啥大问题,但也得去医院处理一下。我在去年也发现身体有点小毛病,虽说对健康无碍也不影响工作和生活,但却需要定期复查并终身服药。而公司里一位令人尊敬,干练、工作能力强又漂亮的同事姐姐,今年也因身体原因休息了一段时间。等等身边的这一切,让人感慨健康的重要。也开始觉得到了病不起的年纪,工作生活、家里家外,大大小小的事情,让你不敢生病也不能生病!

上面这段文字可能跟题目不搭界,按儿子的说法就是写跑题了。其实正是这样的心情,促使我前段时间重读了谢丽尔·斯特雷德半自传性质的《走出荒野》,昨天重新看了根据《走出荒野》改编的同名电影。

《走出荒野》是一段充满力量、诚意十足的旅程记录。讲述了作者面对妈妈的陡然离世、婚姻的失败、生活中的不如意,在悲痛中自暴自弃地跌入了生活低谷的时候。不知是出于拼死一搏的勇气还是出于对生活的绝望,决定独自完成太平洋山脊国家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简称PCT,介绍详见文后附注)的徒步之旅,最终在94天的旅程中重新找回了自己。

说起来,这其实是个有着鸡汤风格的俗套故事,但是俗套和鸡汤,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个感人的好故事。

徒步走完约2000公里的荒山野岭,对于一个首次尝试徒步旅行的新手来说是怎样的疯狂之举,事实上作者也知道自己的疯狂。起初上路的时候,作者对旅程也充满恐惧,但就像书中写到的那样:“我告诉自己:我很坚强,我很勇敢,我会平安无事的,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我。”并尽力相信这些信息,好控制内心的恐惧。而且效果还不错,每当听到来源不明的响动,或是在脑中勾勒出让人毛骨悚然的画面时,作者都会把这些杂念从脑中驱赶出去。不允许自己受到恐惧的侵袭。恐惧会像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而你越是让自己感到勇敢,你就会变得越发勇敢。作者先是逼着自己感到勇敢,而渐渐地,胆子还真的变大了。

其实这些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般来说,消极的心理暗示对人们潜能的发挥是一个巨大的阻碍,而积极的心理暗示对潜能的发挥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支持。而作者显然利用心理暗示的作用,克服了对充满艰辛的徒步之旅的恐惧。

“走了这么远,也许,我已经有勇气去害怕了。”这是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码这篇文字的时候在网上找到一段文字,内容是奥普拉对作者的专访,奥普拉问作者,这趟旅程教会了你什么?作者想了想,回答了两个字:接受。

作者说:“我必须接受时间的事实、里数的事实、人生的事实……我发现一旦接受所有的难题,其他所有的事就会跟着退让几分……伤心难过这些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光是体会到这个事实,对我就意义深远。”

是啊,接受母亲去世的事实,接受心碎,接受一无所有,接受无助和恐惧。正是这些接受,让作者在走完这趟徒步之旅后,重新找回了精彩的人生。

接着说回文字开头提到的博友咨询的问题,其实通常的回答应该建议他去找些鸡汤之类的书来读读,上面会列出各种各样的建议,告诉你怎样去停止担忧,制造幸福,抛弃消极的念头;教育你要积极与命运抗争,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一切的!而且现在书店里,这些鸡汤之类的书籍琳琅满目,品种丰富着呢。当然,因为我从未读过类似的书,上面的这段文字码的未必恰当。

但面对这铺天盖地的“积极文化”和林林总总的“成功学”,好像有越来越多的人反而变得消极和迷茫。其实,正像作者说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也要学会接受,接受生活的不顺利,接受脆弱、孤独、焦虑等这些我们头脑中一直抗拒的情绪。也许很多时候,正是这种抗拒,反进一步加大了这些情绪的威力。我们到底是害怕,还是害怕自己会害怕?

另外,荒野的徒步之旅也能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作者在书中写到:“徒步跟我以前的旅行方式完全不同。在以前浑浑噩噩的生活里,这几英里的路程对我根本没什么意义。但是现在,于我,这踏过的路是茂盛的杂草,是凝结的土块,是随风舞蹈的花儿,是自由生长的绿树;于我,这踏过的路是我踏实的呼吸声,是我的双脚迈过的每一步,是我的滑雪杖探路的敲击声。在这一切面前,我变得无比渺小。”

我们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学会接受自己的消极和迷茫,去感受这些情绪,因为这才是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

我一直觉得自己十分懒惰还有一个原因其实是,当你敢于接受时,错综复杂的世界似乎瞬间就变得简单了。不必抗拒,也无所谓坚持,所需做的就是看准目标,一次迈出一小步,再一小步,一直走下去就是了!

我们都会伤心难过、都会迷茫困惑,也难免消极颓废,更别说生活中遇到的那一个又一个难题,更别提谁比谁更惨,其实,它们都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如果能从根本上认识这一点、接受这一点,坦然从容面对这一点,自然才更有可能克服这一点,而且从让生活变得更精彩!

另外,读到我这篇文字的朋友别误会,其实虽然我说自己消极颓废着呢,但那更多只是瞬间的情绪,而且也没有时间沉迷在迷茫困惑中。码这篇文字前,我刚刚读完了埃里克·布雷姆著的《山中最后一季》,读了法医秦明系列最新一册《偷窥者》的最后二个章节和《物权法论》第五章的前二节,并推敲修改完了一项规章制度的初稿。

所以,接受现实,努力改变是没有时间用来消极颓废的,当然也无所谓积极进取,不过是在咬牙坚持活着罢了。但既然活着,就要活得精彩,不要最终活成了笑话!

仅记于2017年09月13日22时45分。

附注:太平洋山脊国家步道(Pacific Crest Trail,简称PCT),是美国政府最早决定规划的两条美国国家风景步道之一。PCT的走向基本上沿着美国西部的喀斯喀特山脉和内华达山脉最高的山脊,北起美加边境,南至美墨边境,纵贯华盛顿、俄勒冈和加利福尼亚等三州,全长4265公里,沿途经过25个国家森林和7个国家公园,其中包括华盛顿州的瑞尼尔山国家公园,俄勒冈州的火山口湖国家公园和加州的红杉国家公园与优胜美地国家公园。徒步旅行通过全程需4-6个月的时间。

相关文章

  • 读《走出荒野》有感

    昨晚意外的有点失眠,虽然像往常一样,早早就躺下了,但可能快到午夜了才睡着,而且睡梦中还梦到了天堂中的妈妈。这里之所...

  • 读走出荒野

    如果选择一部电影和一本书的话来形容2019年,我会选择《超脱》和《走出荒野》。 一、关于《超脱》:找到属于自己的呼...

  • 走出心灵的荒野——读《走出荒野》

    美国作家谢丽尔.斯特雷德的代表作《走出荒野》是关于一个普通女子为了摆脱原生家庭造成的影响而勇于自我救赎的著作。 作...

  • 读《荒野 寒山》有感

    今日阅天台作者:何善蒙老师的书 曾经是不入流,却有墙内开花墙外香的风景。寒山不被当时国内主流所认可,一直想走仕途,...

  • 读《啸傲荒野》有感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读书,就好比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畅享。 本书作者为岳阳市作协名誉副主席牧铃...

  • 走出荒野

    一个人置身于荒野,行走在海拔3000到5000米之间,时而深处荒漠,气温高达37摄氏度,不见人烟,时而置身雪山,脚...

  • 走出荒野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片荒野,需要你自己探出一条路来。 一一《走...

  • 走出荒野

    女主是个因母亲意外去世,选择去走路挑战自己的人。她在出发之前,也对自己有过疑问,也担心自己做不到。甚至她对生活中一...

  • 走出荒野

    如果人生遭遇了重大变故,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走出来? 刻意的麻痹自己不去想,还是用时间的力量消除那些伤痛? 亦或者采...

  • 《走出荒野》

    2.20-2.25,用了5天时间,读完《走出荒野》,又用一上午的时间看完这部电影,2019年第一本书。下一本《...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走出荒野》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fpbx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