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作品有什么主题的话,我想只有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没有人逃脱得了,这就是他们的悲剧所在。”(理查德·耶茨《十一种孤独》)
此刻是晚上九点半,是过年前倒数第三个周六的夜晚。街上的车辆、人流、电波仍在不停歇地往来穿梭,编织冷寂的空气。若是这些轨迹都能留下印记,你也许会发现,你经过的那些痕迹被另一些人一笔一笔地加深,甚至会存在某个人和你所有的轨迹都惊人重合的可能。
你们在相同或不同的时间里,身处同一个城市,欣赏了同一场雪景,参加了同一场落单的舞会,走进同一家咖啡馆,坐在同一个位置上,喝了口味完全相同的一杯咖啡,翻开了同一本书,轻声默读了同一个美妙的句子,又同样对这个美妙的句子在心底默默发出赞叹……甚至你们也曾经出入过同一个梦境。
作为陌生人的我们,彼此再熟悉不过
做着许许多多平常之事:吃饭,睡觉
一起出门走向荒野,遥望星空流转
——丝绒陨《频率》
可是,你仍觉得孤独。
你不是上帝,你不知道那个和你相同频率的镜中人的存在。你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做重复的操练,呼吸漆黑的寂寞,将自己吞没。镜子另一边的那个人亦然。
可以是低于水的镜子吗?你通过我
凝视你自己,我也凝视你,从一而终
无论焕发神采还是枯槁形容
——丝绒陨《情歌》
上帝说,要有光。唯有在这暗黑的寂寞里,投射一束光,让两面镜子里的人看见彼此。
正如史铁生在《务虚笔记》里说的,“当一个孤独寻找另一个孤独时,便有了爱的欲望。”但实际上,这句话前后的因果关系往往需要倒置:当你有了爱的欲望,有了那束必要的光,一个孤独才会去寻找另一个孤独。
摘自为你读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