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ART原则,一般称之为SMART目标管理原则,是彼得·德鲁克提出,它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并提供一套可行性很高的解决思路,这就是我们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应用smart原则的意义。
SMART原则描述了每个目标的最重要特征,是由五个英文的首字母组成,分别指的是Specific(要具体)、Measurable(可度量)、Actionable(可实现)、Relevant(相关)、Time-based(时间限定)。
SMART原则有利于员工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也为管理者对员工实施绩效考核提供考核标准。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在管理过程中,我们必须选择适宜的策略,将目标从上往下进行层层分解,将公司目标分解为部门目标,将部门目标分解到岗位目标。 制定目标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在实践中,我们要掌握好SMART原则到底应该遵循哪些事项?
1、S(Specific)--明确性
很多时候,我们设定的目标没有实现,并不是我们付出的努力不够,而是设定的目标太含糊,不够明确具体,因此只有用明确具体的语言清楚表达我们要达到的效果,才是一个合理的目标。
比如“目标是提高软件测试的新技能。”这个描述就不明确,提高软件测试的新技能有很多种方法,具体是学哪一门技术,自动化方面的还是性能测试方面的?学到什么程度? 如果改为:“目标是提高Java语言的技能,在1个月之内用业余时间把《Java基础》这本书中面向对象内容中的代码案例熟练编写,术语概念脱口而出。”这样的目标设定就明确多了。 所以目标设置要有项目、内容具体化、衡量标准、并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这样设定目标才会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目标执行中,并让项目管理者能够清晰看到团队成员的工作计划及进展程度。
2、M(Measurable)--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项目目标是数量化或行为化的,项目目标应该有一组明确的数据,作为衡量目标是否达成的依据,可以清晰告诉我们工作目标是什么,让我们为达到目标数字而不断努力。如果制定的目标没有办法衡量,就无法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实现。
有的岗位目标非常好量化,比如电话客服,每天接100个电话,客户满意率达到98%;但有的岗位目标难以量化,比如研发岗位。所以,对于研发岗位我们可以用量化的标准作为目标,可以调整为今年参加的研发项目优质率为目标,以85%为衡量分界线,低于85%则效果不理想,高于85%就是所期待的结果,这样目标设定就变得可以衡量。 因此,目标的衡量标准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这样可以让项目管理者和团队成员有一个对目标统一的、标准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标尺理解,杜绝在目标设置中使用形容词等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描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