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国内朋友的孩子高考。说上午语文考懵了。不知下午的数学如何。
我想她儿子从小到大,一直是好学生。上的是当地最好的高中。如果觉得题目不好做,那今年语文题应该确实不简单。
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乐观自信。我宽慰朋友:出题难,其实对好学生更有利。咱觉得考的不好,那别人更不好。鼓励孩子要有信心,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阿Q精神。
我在网上搜到了今年的作文题目,确实挺考验学生平时的阅读思考功底。题目出的向传统文化倾斜,历史人物都冒出来了。
附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这个作文题目,即需要学生有历史背景知识,又要对历史人物有深度认识。还要能逻辑清楚,有条理的分析总结能力,最好还能结合现实,对举才,交友,君臣,强国,争霸等都有考量。这个题目出的很有水平。
如果学生平时只读教科书,背标准答案,没有读经典,读历史,读哲学,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确实有难度,会蒙圈。国家出题不再倾向于死记硬背固定的浅显的知识点。而是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深度思考,注重经典,不能不说是一种教育上的进步。
学生时代,博闻强记,想象力,创造力是无穷的。不仅仅是个考试机器。如果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那地基打的一定不够宽,不够深。未来人生的金字塔盖的就不会高,不会稳。
网友评论